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大学生道德意识及群体规范认知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
【6h】

中日大学生道德意识及群体规范认知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一个群体(如家庭、学校、单位),研究表明很多人都有过因为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反感而不得不顺从群体的潜规则,哪怕这个潜规则是有悖道德的。
   在公众生活中,道德意识不同且对群体规范认识不同的大学生,是否会过大视或过小视周围人的反感,以及发生过大视或过小视的原因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在群体里面,有一些不道德现象是司空见惯的,换句话说,这些都是群体的潜规则。对于这些潜规则很多人内心肯定会有反感,但他们可能会认为“如果站出来进行抵制或干预,就等于背离了群体的潜规则,其结果会招致周围人的反感。”,因此他就会有从众的可能性。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分析当个体在群体中遇到有关社会道德问题行为时,个体对偏离规范时招致周围人反感的恐惧心理是否与个体的群体规范意识有关等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为此,本研究以中日两国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具体地,按照中日两国的文化习惯差异编制了关于校园内规范以及对其认知的问卷,使用该问卷分别在中日两国的大学生中,调查了在大群体内及在小群体中,不同的道德意识及对群体规范的认知不同究竟如何影响着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等。
   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在大群体中,中国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间有分离的倾向,而在日本学生中无此现象发生。但是日本学生对于周围人反感的恐惧心理比较严重。
   第二,在小群体中,个体的一些心理因素容易助长群体内的不道德行为。这种倾向在中日两国的大学生被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第三,中日两国学生中的道德意识高群在小群体内容易夸大来自道德意识低者的反感程度。内心对反感的恐惧会影响道德意识高者站出来指正道德意识低者的一些不道德行为。
   在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还对今后中日两国如何针对各自的问题,从心理的层面加强道德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