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如何建立包装发料与自动扣帐系统以提高仓库发料效率
【6h】

如何建立包装发料与自动扣帐系统以提高仓库发料效率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目的

1.3研究范围

1.4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传统发料方法面临的管理困境

2.1 BOM 与发料单法则

2.2工单与发料单法则

2.3传统发料作业流程与发料扣帐法则

2.4传统发料方法面临的管理困境

第三章 包装发料方法如何解决传统发料方法面临的管理困境

3.1包装发料法则

3.2包装发料扣帐法则

3.3包装发料系统自动扣帐法则

3.4包装发料作业流程

3.5依据生产计划自动开立工单与包装发料法则

3.6依据生产计划自动开立工单与包装发料作业流程

3.7依据生产计划自动开立工单与包装发料效益分析

第四章 案例实证

4.1案例公司与产品介绍

4.2案例之发料方法面临的问题

4.3案例之计算机系统仿真模拟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与贡献

5.2后续研究方向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过去企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很容易赚得机会财,相对于企业内管理工作的关注力较少,在制造业中常被忽略的部份为行政事务人员的效率,因其可以靠人海战术将管理问题掩盖掉,而政行效率的不佳,除间接人员人事成本高外,且常造成生产线效能无法发挥,如生产线的停工待料。管理人员产值(营业额/管理人员人数)常用来衡量行政事务人员效率指针,提升管理人员产值,不但可以降低人事成本,强化公司管理体质,更可增进生产线效率,且不需投入大量资金,每家公司都可以执行。因此先透过经营管理体质的提升与转型,创造额外的管理利润,再将利润投资于研发高附加价值产品,提高的公司产品竞争力,启动良性循环,以达到永续经营目的。在此艰困环境下,亦为企业转型之另一种可行思维。
  在制造业中,以产品准时完工出货为首要任务。从客户接单、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规划、采购订单发放、材料进料验收入库、制造工令开立、备料发料作业、开工生产与完工入库、理货及出货作业,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作业流程,但这些现行流程中充满太多人工与无效率作业。以每日生产线进行加工或组立产品而言,其所需材料及零件,由仓库人员所供应,供料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生产线效率。仓库人员接收生管所发出的制造工令单及打印的发料单,依发料单上的品项与数量,逐一检料点数,备完料后送至生产线,再至计算机系统扣帐。这项每日例行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耗费大量人力,容易造成料帐不符,进行影响生产进度,不预期换线又影响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变动又造成采购进料计划的混乱,问题开始交互影响,不但效率低且易造成客户订单延误。在传统发料作业流程中可以看出人工操作点多,一旦企业成长规模变大时,生产产品及使用原物料种类变多,管理复杂度也提升,间接人工将会大幅增加,超过营业成长增率,而且容易掉入人越多沟通多、无效率多、管理越乱的恶性循环中。传统发料方法在流程中有很多人工操作及无效率的作业,在低人工成本的时代,可以靠人海战术来掩盖克服管理问题,但大环境已改变情况下,旧思维不但会成为企业成长的绊脚石,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而作业流程的改造,配合信息科技的应用,正好可以弥补人工操作的缺失与不足。
  本文研究目的为探讨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企业流程改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方法,在作业流程上如何进行内部作业流程改造,并以制造业中每日例行的发料流程为案例,重新定义其作业流程并透过信息科技导入,融入日常作业流程中,使作业能更有效率的顺畅运作,提升管理人员产值,以强化企业竞争力。
  文中着重探讨包装发料作业流程可以改善之处,重新建构依据生产计划自动开立工单整合包装发料作业流程,在安排生产顺序、模拟发料、自动开立制造命令作业、打印发料单、检配料、填写差异数、点收签名、调整差异数等几个方面的进行论述在包装发料作业流程中,如何整合与改善其存在无效的人工操作及作业不顺畅之处。并以案例的S公司为例,针对其发料特性,尝试建立包装发料模型与自动扣帐信息系统以提高仓库发料效率,以彻底解决料帐不符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