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丽湖科学城建设模式与实践研究
【6h】

东丽湖科学城建设模式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第二章 国内外科学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

2.1 英国科学城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2.2 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2.3 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2.4 中关村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2.5 成功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特点

第三章 东丽湖科学城的现状分析

3.1 天津东丽湖发展演变进程

3.2 东丽湖科学城宏微观环境分析

3.3 东丽湖科学城建设现状的指标评价体系

3.4 东丽湖科学城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第四章 东丽湖科学城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

4.1 东丽湖科学城总体发展战略

4.2 东丽湖科技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第五章 东丽湖科学城建设的实践路径及效益分析

5.1 东丽湖科学城建设实施路径

5.2 东丽湖科学城效益分析

第六章 东丽湖科学城实施保障措施

6.1 创建科技金融体系

6.2 组织管理体制保障

6.3 产业监管机制保障

6.4 产业配套设施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科学城的建设,搭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最终实现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东丽区作为天津双城双港城市发展格局的中心地带,且已具备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发展条件,将更加注重推进园区提升和载体资源整合,着力打造科研院所带动产业创新的东丽湖科学城。
  通过选取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学园、中关村等典型科技园区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国内外园区建设的环境差别、适宜不同地区的产业分布、园区运行的多方协作方式等,为东丽湖科学城的建设思路提供了借鉴与引导。
  应用PEST、SWOT分析框架对东丽湖科学城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前面临的总体竞争环境。并以中外学者对科学城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结合东丽湖实际情况,采用AHP分析法,从东丽湖科学城的创新创业环境、要素集聚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出东丽湖科学城建设的优势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合天津市政府对东丽发展的定位,提出了东丽湖科学城建设的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将项目拉动、产业集聚、生态发展作为重点实施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任务及目标。根据东丽湖区位分布及生态环境,划分科技服务中心区、科技总部集聚带、科技成果转化带、科技产业发展带等四部分主要区域。
  基于东丽湖科学城的战略目标,从指导方式、开发模式、资金注入、品牌营销和产业发展等方向探究战略的实施路径,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进行价值分析。并从政府支持角度提出东丽湖科学城实施的保障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