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来华女传教士的教育活动
【6h】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来华女传教士的教育活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女传教士来华从事教育活动的背景

第一节美国因素

一、宗教复兴运动的再度兴起和社会福音思想的传播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扩张主义的需要

三、女传教士来华需求

第二节中国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女传教士的教育活动

第一节教学活动

一、体育教育

二、家政课

三、英语教育

第二节教育管理

第三节师生关系

第三章女传教士教育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对中国女学生的影响

第二节对中国传统婚俗的影响

第三节对国人创办女子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对中国上层社会时尚的引导

第五节对女传教士自身的影响

第六节少数女传教士不同的“中国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女传教士大批来华从事教育工作,教育对象主要是中国妇女,因此女传教士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就教会女子教育活动而言。本文将从以下三部分对女传教士的教育活动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美国基督教女传教士来华的时代背景。该部分先从美国国内宗教界的变化着手,认为宗教复兴运动的再度兴起和社会福音思想的传播是女传教士来华办教育的宗教原因。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扩张主义的需要成为女子海外传教的推动力量。当然,女传教士自身的需求则是她们来华办教育的主观条件;而在中国,义和团运动之后教会黄金时期的到来为这批女传教士来华提供的宽松环境,中国上层社会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及中国男女性别禁锢的特点,这些都是美国基督教女传教士来华办教育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美国基督教女传教士来华办女子教育的具体内容。女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女子学校授课内容比较广泛。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女校新设了三门课程,即体育、家政课及英语,这三项新课程的引进反映了当时教学内容的变化,故本文重点对这三项课程改革进行论述。此外,女传教士的教育活动还包括育人方面,这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上。教育活动主要反映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本章考察了教会女校的师生关系。 第三部分则重点对女传教士来华教育活动的影响进行论述。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其活动进行评价:对中国妇女的影响;对中国传统婚俗的影响;对国人创办女子教育的影响;对中国上层社会时尚的引导;对女传教士的影响;少数女传教士不同的“中国观”。 笔者认为,美国女传教士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利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次机会,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大办教育,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中国妇女的自我意识,同时女传教士也发现了自身的潜能,提高了威望。但是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推行的帝国主义政策及宗教思想的消极影响,女传教士的教育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