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文化视野下的自然审美比较研究——以“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为例
【6h】

跨文化视野下的自然审美比较研究——以“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自然审美视角的提出

1.2“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的范本意义

1.3研究综述

1.3.1“永州八记”的研究回顾

1.3.2《瓦尔登湖》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1.4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2章景的呈现:凝视自然 彰显其美

2.1凝视自然 诗情画卷

2.2彰显其美 各具特色:“尚奇”与“喜美”

第3章情的投射:情景互融 境心相谐

3.1情景互融:自然景语皆情语

3.2境心相谐:“清幽凄冷”与“绿色生机”

第4章意的传达:归隐自然 寄寓心灵

4.1回归自然 隐逸山水

4.2寄寓心灵 精神家园:“放咏离骚”与“自然之意”

第5章跨文化视野下两种自然审美的差异与通融

5.1自然美的凝神观照:“人美”的自然与“纯美”的自然

5.2两种移情的呈现:“有我”与“无我”

5.3“天人合一”的生态之境:“与万化冥合”及“自然之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自然审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根源,对自然的观照和欣赏,是人类共有的审美活动。透过自然审美这扇窗,中西文学会有怎样的差异和通融?中西文化会有怎样的碰撞与火花?为此,本文试图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领域内安排这样一次“特殊”的对话:“永州八记”与《瓦尔登湖》,它们一个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典范,一个是西方自然文学的代表。这是中西两位作家柳宗元与梭罗,在相隔千年的时间里,写下的以自然为主要审美对象的作品,自然在其作品中都处于审美的高位。尽管他们有着民族、时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但审美自然始终是他们的共同追求。
   本文由对两个文本在景的呈现、情的投射、意的传达三个方面的对比分析而发现,一方面,两者在彰显自然、抒情自然、寄寓自然上有着深切的共鸣,自然在他们的眼中,不仅是美的,还容纳着情感、栖息着心灵。另一方面,两者透过对自然景物的不同审美选择,由此突显出永州山水的凄冷和瓦尔登湖的生机,在情与景的交融中传达出个人的愤诉和追随自然的理想,以展现各自独特的审美心境和情怀。而且,若站在中西文化的视野下还可以发现,无论是因人而美的永州山水,还是在纯美中绽放的瓦尔登湖,两者最终实现的却是人与自然交相瓦融、合而为一的共同理想追求,这是一种面对自然至高至纯的审美之境,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境。由此,两者在跨文化视野下的自然审美中走向了更高层次的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