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
【6h】

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城市恢复与保护

2.1 灾难种类及危害

2.2 国外防灾与保护的法律依据

2.2.1 日本灾害立法和防御对策

2.2.2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启示

2.2.3 地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件

2.3 国外灾区重建保护实践

2.3.1 日本阪神震灾复兴规划中的历史保护

2.3.2 美国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2.3.3 其他城市的灾后重建

2.4.国内震后城市恢复与保护

2.4.1 代表城市--唐山

2.4.2 代表城市--丽江

2.4.3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灾后重建

2.4.4 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2.5 鱼震纪念馆与遗址公园相关案例

2.5.1 阪神大地震纪念馆经验

2.5.2 台湾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历 史文化名城理论及其实践

3.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3.2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

3.2.1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3.2.2 有关历史保护的立法

3.2.3 国际保护公约和宪章

3.2.4 国外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3.3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

3.3.1 美国

3.3.2 英国

3.3.3 意大利

3.4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

3.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3.4.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

3.5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

3.5.1 代表性历史文化名城

3.5.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震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1 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4.1.1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4.1.2 灾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4.1.3 灾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4.1.4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与价值

4.2 汶川地震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和影响

4.2.1 受灾范围及受灾概况

4.2.2 历史文化灾损情况分析

4.3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

4.3.1 现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

4.3.2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变化

4.4 灾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4.1 评价原则

4.4.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4.3 评价体系释义

4.4.4 评价方法及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级名城都江堰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5.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5.1.1 历史久远度

5.1.2 遗产价值

5.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5.2 电震影响评估

5.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5.2.2 历史街区

5.2.3 老城核心区

5.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5.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5.3.2 社会影响

5.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5.4.1 保护规划

5.4.2 恢复重建措施

5.4.3 抗震性能

5.4.4 城市规划布局

5.4.5 保障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省级名城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6.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6.1.1 历史久远度

6.1.2 遗产价值

6.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6.2 地震影响评估

6.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6.2.2 历史街区

6.2.3 老城核心区

6.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6.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6.3.2 社会影响

6.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6.4.1 保护规划

6.4.2 恢复重建措施

6.4.3 抗震性能

6.4.4 城市规划布局

6.4.5 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川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估

7.1 北川地震灾损分析

7.2 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

7.2.1 北川新县城选址论证

7.2.2 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7.2.3 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7.2.4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

7.3 北川历史文化分析

7.3.1 历史文化资源

7.3.2 文化遗存及其保护策略

7.3.3 历史文化保护类型

7.3.4 防灾减灾系统

7.3.5 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讨论和结论

8.1 名城价值评估和分析

8.2 讨论

8.2.1 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

8.2.2 防灾系统的构建

8.2.3 景观风貌的重塑

8.2.4 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

8.2.5 政策法规导向

8.3 结论

8.4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
  三、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
  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
  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民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民主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
  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
  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
  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