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融入野地”的绿色遥思——张炜小说创作的生态思想研究
【6h】

“融入野地”的绿色遥思——张炜小说创作的生态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张炜小说创作生态思想研究意义

1.1.1 张炜创作简述及其研究意义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张炜小说创作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理论、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 主要研究理论及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自然生态:大自然的歌者

2.1 无忧的“绿色”童年

2.2 “物我相融”的审美体验

2.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3.1 人与土地

2.3.2 人与动物

第三章 社会生态:归乡的呼唤

3.1 社会生态的混乱

3.2 悠悠故土情

3.3 昔日家园何在

第四章 精神生态:人与自身生命的和谐

4.1 “诗”与“真”的诗意道德理想

4.2 精神生态的失衡

4.2.1 欲望的漩涡

4.2.2 精神的废墟

4.3 寻找真正的精神家园

4.3.1 野地里的流浪

4.3.2 呼唤优美的自由性灵

第五章 无法回避的冲突:当理想遭遇现实

5.1 “乌托邦”式的理想与生态文学的悲剧之维

5.2 对待“现代”与“传统”两种文明的态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20世纪以来,地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继续发展。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作家们开始关注生态问题,他们自觉地将生态意识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对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因素进行批判。在表达自己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省和忧思的同时,通过对美丽自然的积极描写和赞美,或是对人与自然的冲突中生态恶果的消极展示,唤起人性中向善向美的一面和人类生存的危机感,从而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良知。张炜就是中国当代生态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本文纵观张炜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结合张炜的小说和散文创作,从生态视角切入,运用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方法,对张炜小说创作中的生态思想进行解读。根据我国生态批评文论家鲁枢元将生态学划分为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精神生态学的方法,本文第二、三、四章通过对大自然的讴歌和赞美,对社会生态混乱和精神生态失衡的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反思,分别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方面,对张炜在其作品中所构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伦理、由“故土情怀”和“家园忧患意识”构成的“地方意识”及通过“融入野地”的方式寻找真正的精神家园,最终达到人与自身生命的和谐的生态思想进行了分析与呈现。最后从“乌托邦”式的理想与生态文学的悲剧之维、对待“现代”与“传统”两种文明的态度两个方面,对张炜“回归乡土文明”的理想化自我救赎遭遇现实社会发展时所呈现出的不可避免的冲突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著录项

  • 作者

    何丽姣;

  •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行言;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小说;
  • 关键词

    当代小说; 创作风格; 生态思想; 张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