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聂苏彝语江城话词法描写分析
【6h】

聂苏彝语江城话词法描写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江城县概况

1.1.2 江城聂苏彝人社会文化

1.1.3 聂苏彝语江城话概况

1.2 聂苏彝语音位系统

1.2.1 声母系统

1.2.2 韵母系统

1.2.3 声调系统

1.3 彝语词法研究现状分析

1.4 相关概念

1.4.1 形态学

1.4.2 语素

1.4.3 复合词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第2章 派生词

2.1 前缀

2.1.1 前缀α-的意义及功能

2.1.2 前缀I-的意义及功能

2.1.3 前缀kγ-的意义及功能

2.1.4 前缀ti-的意义及功能

2.2 后缀

2.2.2 后缀phu-、bo-的意义与功能

2.2.3 后缀zo-的意义与功能

2.2.5 后缀bγ-的意义与功能

2.3 其他

2.3.1 派生词+语素

2.3.2 派生词+语素+语素

第3章 复合词

3.1 名词性复合词

3.1.1 名语素与名语素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1.2 名语素与动语素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1.3 名语素与形语素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2 动词性复合词

3.2.1 动语素与动语素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2.2 动语素与动语素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2.3 动语素与形语素形类即语义特征描写

3.3 形容词性复合词

3.3.1 名语素和形语素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3.2 形语素和形语素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3.3 动语素和形语素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4 多音节复合词构词方式

3.4.1 名词性多音节复合词形类及语义特征描写

3.4.2 动词性多音节复合词形类描写

第4章 重叠词

4.1 构形重叠

4.2.1 名词重叠

4.2.2 动词重叠

4.2.3 形容词重叠

4.2 构词重叠

结论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聂苏彝语江城话,是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自称“聂苏泼”(ne33su33pho21)的江城彝人所用的语言。江城话主要分布于国庆乡彝族村落,使用人口约为一万余人。聂苏彝语江城话在词法方面,既保留着出彝语共性特征,也发展个性特点。本研究以聂苏彝语江城话为例,以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田野调查为支撑点,从母语者的角度对彝语的词汇进行描写分析,探索聂苏彝语的词法面貌。
  本文的正文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简要说明了聂苏彝人历史文化、聂苏彝语音位系统,并对建国以来彝语词法研究的历史作了回顾和总结。第二章派生词词法描写,根据杨锡彭划分词缀三准则“意义虚化、定位、可以标示词性”为基准,结合前人的彝语研究及聂苏彝语词缀特点,将聂苏彝语分为前缀和后缀,逐一分析描写聂苏彝语派生词内部结构及功能意义。第三章为复合词词法研究,也是本文最为重点研究部分。从语素角度,剖析聂苏彝语复合词构词方式。根据周荐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关系划分理论,即定中格、状中格、支配格、递续格、补充格、陈述格、重迭格、并列格、其他9类格式,尝试对聂苏彝语语义关系进一步进行描写分析。第四章为重叠词词法描写。重叠式合成词不仅涉及构形,而且还涉及到构词,对彝语词汇重叠词进行描写分析同时也要对其加以别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