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一体化中的社会距离效应研究——以成绵乐地区为例
【6h】

区域一体化中的社会距离效应研究——以成绵乐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

1.4.2 国内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

1.4.3 区域一体化的文献评述

1.4.4 国内外关于社会距离的理论研究

1.4.5 国内外关于社会距离测量方法的研究

1.5 核心概念

1.5.1 区域一体化

1.5.2 社会距离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假设

2.2.1 研究假设一

2.2.2 研究假设二

2.2.3 研究假设三

2.2.4 研究假设四

2.2.5 研究假设五

2.3 变量及其操作化

2.3.1 被解释变量

2.3.2 解释变量

2.4 抽样方法

第3章 社会距离的测量

3.1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测

3.2 样本及其代表性

3.2.1 样本来源地分布

3.2.2 样本性别分布

3.2.3 样本年龄分布

3.2.4 样本文化程度分布

3.3 社会距离量表测量结果

第4章 社会距离的解释分析

4.1 社会经济地位

4.2 居住地指标

4.3 个人交际行为

4.4 成绵乐高铁时空压缩性

4.5 社会公共资源满意程度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区域一体化一直是学术领域研究的热门议题,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从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层面对区域一体化进行研究,而从其他学科和层面对区域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少。随着近年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从经济学研究范畴,不断向其他学科和领域拓展,包含的研究内容更加复杂多样,导致对其的研究已不能单独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而应该拓展思路,从其他维度和领域入手,开展相关的研究。而成绵乐地区作为四川省的核心区域之一,其区域一体化起步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以该地区为样本,开展对该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综合性研究,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社会距离概念引入到区域一体化的研究中,以区域一体化为背景,在成绵乐地区样本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区域一体化的社会距离效应研究:通过测量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城市人群之间的社会距离值的大小,反映不同城市人群间的心理隔阂程度,从个人心理层面对区域一体化的内涵进行尝试性的拓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第一,依据成绵乐三地人口数量和人口流向的特征,将目标人群分为成都-绵阳以及成都-乐山两组,设计针对两组样本人群的社会距离双向测量表,测量成都-绵阳、成都-乐山两组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值;第二,通过对不同城市人群间社会距离的双向测量,弥补之前社会距离多以单向度测量为主的不足;第三,在前人研究社会距离集中于个人主观条件的基础上,引入两类客观因子,并作相应的分析。
  研究发现,成都、绵阳、乐山三地城市居民间的社会距离趋于高值,且成绵间城市人群的社会距离大于成乐间城市人群的社会距离,社会距离作为被解释变量,与五项解释变量的相关性结果如下:
  第一,样本人群感受到的社会距离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具有明显相关性。样本人群间社会距离的变化受经济条件影响较为显著;第二,成都市样本人群感受到的社会距离与其居住地的相关性显著。在大城市中,其带来的空间隔离感加大了人之间的疏离感,影响了社会距离的变化;第三,样本人群感受到的社会距离值与个体间的高层次交互行为的次数和频率呈现负相关关系;第四,成绵乐高铁对于该地区样本人群的社会距离的变化影响不大;第五,样本人群感受到的社会距离与成绵乐区域的公共资源状况呈现负相关性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