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融资模式探讨——引入民间资本
【6h】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融资模式探讨——引入民间资本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现状综述

1.2.1理论研究现状

1.2.2我国的研究现状

1.3选题的意义

2.水利工程及其融资概述

2.1.水利工程的定义及分类

2.1.1水利工程定义

2.1.2水利工程分类

2.2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2.1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2.2.2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2.2.3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2.2.4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2.5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2.3水利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4 21世纪中国水利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4.1水资源开发现状

2.4.2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状况还够不上低水平的供需平衡

2.4.3未来20年水利发展目标

3.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融资历史和现状

3.1我国“一五”以来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

3.2建国以来我国水利建设资金来源

3.2.1政府财政性资金

3.2.2国内贷款

3.2.3自筹资金

3.2.4利用外资

3.2.5国内资本市场债券及其它投资

3.3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融资难的现状分析

3.3.1国家财政投资基础设施的功能在减退

3.3.2国债发债空间也越来越窄

3.3.3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进行水利建设的潜力不大

3.3.4利用外资投资水利建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4.积极探索水利工程建设中引入民间资本

4.1民间资本及其包含的主要内容

4.2我国民间资本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2.1民间资本的基本状况

4.2.2民间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3经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做法

4.3.1日本模式

4.3.2韩国模式

4.3.3美国模式

4.3.4澳英法模式

4.4我国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5.水利融资引入民间资本的几种方式探讨

5.1 BOT融资模式

5.1.1 BOT模式简介

5.1.2几个我国应用BOT进行融资的实践

5.1.3 BOT融资模式中民间资本的参与方式

5.1.4水利建设项目的特点适合BOT融资模式

5.1.5在我国运用BOT融资模式的建议

5.2 ABS融资模式

5.2.1 ABS融资模式的概念

5.2.2几个我国基础设施利用ABS方式进行融资的实践

5.2.3水利建设工程的特点适合ABS融资模式

5.2.4我国利用ABS融资模式的建议

5.3.TOT融资模式

5.3.1 TOT融资模式的概念

5.3.2 TOT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具体运用

5.3.3 TOT融资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

5.3.4我国采用TOT融资模式的建议

6.加快民间资本进入水利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6.1必须排除观念障碍(即市场准入障碍)

6.2必须完善行政操作的程序和规则(即排除制度的障碍)

6.3加强政府信用

6.4灵活运用融资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吸引民间资本以不同形式进入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重任几乎全在政府肩上,但在我国经济增长快速的环境下,水利工程建设滞后于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需求,新建水利工程以及大量陈旧的已建水利工程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一大部分水利项目是由政府组织机构运营管理导致政府机构人员膨胀,增加财政负担。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水利投融资政策,如水利产业政策、设立水利建设基金、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水利投入等。这些政策对水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水利总体投入与我国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未来几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在国债发行数量逐步减少的情况,中央和政府财政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投融资问题成为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设计出各种方法将追求营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民间资本引导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为收费性水利项目融资,多渠道筹措水利建设资金的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这不仅盘活大量的存量水利资产,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还可以提高项目的管理运营水平,减少政府的负担。民间资本进入水利建设理论上、实践上都是可行的,这将是我国现在和将来努力的方向,也是作者开始本文写作的初衷。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概述,强调水利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可将水利工程划分为三类:即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水利工程。所以本文所探讨的水利建设融资主要是针对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水利,以下统一用收费水利来代替加以论述。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主要在防洪抗灾,满足社会用水需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生活条件以及能源节约等方面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通过数据指出水利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根据专题研究成果,包括各部门当期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动力等那部分产品的价值,如按国民经济总产值(各部门总产值之和)计算,每亿元水利投资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总拉动效应约为15.02亿元,可见水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相当高的。第三部分提出问题,我国目前现有的水利设施的状况还够不上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北方地区严重缺水局面没有得到改观,南方主要河流、湖泊防洪标准只能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很多城市的交通、供水、垃圾及污水处理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再如,流经城市的河段几乎都受到污染,而城市的平均污水处理率只有10%左右。“十一五”期间我国巨大的水利投资规划,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工程的启动,水利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后盾。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占很大比重),和结构现状分析发现资金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水利发展建设,进而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如何有效解决水利建设融资问题将成为今后,和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四、五部分解决问题,同时提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即我国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引进民间资本,论述引入民间资本的必要性,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上的可行性,以及进入路径的选择。同时对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民间资本的融资经验进行借鉴,分别列举了美国、韩国、日本、澳英法国四种主要模式:日本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活动主要由政府组织,要求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提供金融担保引导民间资本的介入;韩国出台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的政策法规,成立国民投资基金;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市场竞争为主,基础设施服务主要由民间提供,设施建设最重要的融资手段是市政债券;澳英法等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主要采用BOT模式,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强调法制化管理。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采用技术经济及管理,财务方面的理论知识,作者就应用BOT、ABS、TOT这几种融资方式启动民间资本进行水利建设进行分析论述,并对在其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论文最后还从宏观的角度,对国家为加快、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收费水利建设而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各级政府应重视在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民间资本的引入工作,排除观念上的障碍,处理好民间投资与国家投资的关系,尽快完善、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各种融资方式的规范运行,为民间资本的进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目前,国内外对项目融资的课题研究较多,对于民间资本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融资研究相对少一些。因此,作者选择了收费水利工程建设融资模式探讨这个课题作研究对象,尝试分析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我国水利建设项目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今后更多的收费水利建设融资策略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