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困境——基于农民家庭决策模型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
【6h】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困境——基于农民家庭决策模型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1.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1.3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2可能的创新之处

1.2.1理论参考价值

1.2.2经验研究方法的创新

1.2.3政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1.3写作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1.3.1论文基本构架

1.3.2研究方法

2.相关文献综述

2.1国外农村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

2.1.1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发展理论

2.1.2西方其他学者的农村发展理论

2.2国内学者对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确定

2.3国内学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困境的认识

2.4关于新农村建设主体困境的研究方法——农民决策理论

3.国外农村建设与我国新农村建设比较分析

3.1横向比较分析:国外农村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

3.1.1韩国“新村运动”

3.1.2日本“农村整治”

3.1.3欧盟国家农村建设实践

3.1.4东欧国家农村建设

3.2纵向比较分析:国内农村建设历程

3.2.1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试验

3.2.2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建设

3.2.3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建设

4.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困境

4.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的准确定位

4.1.1“主体”的涵义及判定标准

4.1.2“农民家庭”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4.1.3组织化的“农民家庭”将会成为未来农村市场的主体

4.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困境

4.2.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困境的定义

4.2.2产生新农村建设主体困境的诱导因素

4.2.3新农村建设主体困境的表现形式

5.新农村建设主体困境形成机制的微观解释:农民家庭决策模型

5.1理论框架:新家庭经济学

5.2模型构建

5.2.1理论模型

5.2.2经验模型

5.2.3农户行为的决定

6.政策建议

6.1改善农民家庭特质

6.1.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1.2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6.1.3统筹城乡人力资本积累

6.2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

6.2.1加强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

6.2.2增加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6.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6.4.促进农村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6.5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

6.6激活乡村社会资本

6.7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7.结论性评述

7.1基本结论评述

7.2本文的不足与缺陷,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2.1理论模型的推广与应用有待验证

7.2.2数据收集存在困难

7.2.3新家庭经济学与中国现实问题的契合度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三农”问题是中国未来50年现代化进程需要根本解决的最大问题。经过近60年的经济发展和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小康社会,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是“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事实上,“三农”问题并非中国独有,也并非发展中国家独有,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东亚那些以小农经济为农村经济基础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尽管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照样存在“三农”问题。① 中国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国,农民占有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②,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十一五”时期,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建设新农村,首先必须认清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谁,这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前提,更是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准确找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才能有的放矢,催发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在确定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后,必须深入挖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出“主体困境”,找到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 本文从理论上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进行了分析,承认理论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并且进一步认为“农民家庭”是“准确”意义上的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组织化的“农民家庭”则将会成为未来农村市场的主体。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农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农民家庭”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但是“农民家庭”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概括起来,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边际效益急剧递减;(2)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以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3)农村土地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4)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够。 在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困境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③缺位问题;二是,农民家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④缺失问题。 中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2007年,农业占GDP比重不足12%,而农村人口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5%。⑤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口不仅是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迫使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转移出去的这部分较高素质劳动力必定是新农村建设最需要、最紧缺的那一部分。新农村建设需要他们,而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同样需要他们。即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共同面对资源短缺,尤其是人力资源短缺的困境。与此同时,那部分留守在农村并且能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由于素质相对较低,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以及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方面具有较大局限,“主体性”明显不足。 显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困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剖析其成因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本文采用新家庭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农民家庭决策模型,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困境的微观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模型涉及8个变量,3个常量,以中国西部农村的287户农户作为样本,采用3SLS回归方法进行了数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家庭特质(包括家庭成员的构成,抚养人口的比例,受教育程度等),农村土地的集中程度,农户的组织程度,以及农户生产的主要农产品的类型等因素对农民家庭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影响。而农户的行为选择则直接导致了农村所出现的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缺位,主体性缺失的现象。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困境微观形成机制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仍旧只能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探寻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包括既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又要留住和培养农村建设人才,在大量转移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同时,确保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有生力量的动态平衡和质量提升。 分析结果还进一步指出了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应该把握的几个关系,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激发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一是改善农民家庭特质,继续推广优生优育的人口政策,并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统筹城乡人力资本积累;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不仅要加强载体的建设,更要设法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三是,在依法、自愿的原则下,规模化农村土地,推进土地集中,开展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促进农村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五是,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六是,激活乡村社会资本;七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这些措施旨在为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性思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困境的解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