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整体性视阈下解读马克思哲学本体论
【6h】

在整体性视阈下解读马克思哲学本体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本体论及传统本体论

(一)本体论的界定

(二)传统本体论

1、传统本体论的演变

2、传统本体论的局限

二、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的形成过程

(一)马克思实践本体的萌芽

(二)马克思实践本体的初步形成

1、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颠倒

2、马克思超越黑格尔劳动观的关键——异化劳动

(三)马克思实践本体的确立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整体框架

(一)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前提是物质的客观存在

1、客观物质存在是社会产生的基础

2、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物质性

3、思维(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二)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本质是实践

1、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所在

2、实践构成人类社会的生长点

3、实践分化了主客观世界

(三)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落脚点是人

1、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人一切活动背后的第一因

2、人的价值及其分类

3、人的发展是人满足温饱之后的第一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体论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哲学既然是哲学,当然也应该有其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既具有一般哲学本体论的特征,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本文的核心思想,即用总体的、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寻找、发现、阐述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明确指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一个体系,一个包含物质、实践、人三个本体在内的完整体系。物质、实践、人三个本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本文共分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本体论本身进行前提性思考,对其内涵、产生、发展的历程进行简单考证,阐明传统本体论的涵义,揭示其存在的缺陷。第二部分,对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的形成过程进行阐述。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的形成经历了从萌芽到确立的三个阶段。这是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体系的一个关键点。在这期间,马克思本人经历了一个从写博士论文时的唯心主义者到一个实践唯物主义者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同时就是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过程,马克思发现了传统本体论缺陷,并给与其致命打击。第三部分指出我们以往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争论大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其实,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其前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本质是实践,落脚点是人。脱离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来谈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都是不完整的。这部分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文的小结。在此提出,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结构有了新的认识;随着电子网络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实践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的精神观念也与马克思时代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此状况下,应如何重新研究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中的实践理论和人的理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