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的调查及分析——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为例
【6h】

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的调查及分析——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1.基础教育的要求

2.学校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核心概念界定

1.东莞市农村小学生

2.习惯

3.不良习惯

(三)文献综述

1.对当前小学生主要不良习惯表现的研究综述

2.对导致小学生不良习惯的原因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个案研究法

二、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的调查

(一)样本学校的基本情况

(二)问卷的编制

(三)调查的实施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2.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3.对家长的调查结果

4.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的归因分析

(一)学生的自身因素

(二)学校与教师的因素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

(四)家长和家庭的因素

(五)社会环境的因素

四、纠正小学生不良习惯的建议

(一)学校对症下药,长抓不懈

(二)家校密切合作,齐抓共管

(三)注重孩子的自我教育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纠正孩子做事拖拉习惯的个案分析

1.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2.排除无关诱因,强化集中注意力训练

3.多给孩子鼓励表扬,让孩子树立信心

4.引导孩子尝试改变,体验成功的快乐

5.让孩子体验拖拉的惩罚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的各式各类学校都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缺陷与不足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普遍现象,学校的德育工作难于摆脱高、大、全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窠臼。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准学校的德育内容是关键。对小学生来说,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本研究以国内对小学生不良习惯表现及成因的相关研究为理论依据,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进行调查和分析。
   本文主要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然后对当前对小学生不良习惯的表现及成因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最后介绍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的调查。编制了“小学生不良习惯表现的学生、家长、教师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对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的表现展开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知目前东莞市农村小学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自制力不强、爱发小脾气,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爱护公物,做事不会抓重点,做事拖拉,被动学习、要别人督促,上课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第三部分: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的归因分析。通过对学生、家长和家长的访谈,概括出东莞市农村小学生不良习惯的成因。其成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学生的自身因素,学校与教师的因素,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家长和家庭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
   第四部分:提出纠正小学生不良习惯的四个建议:学校对症下药、长抓不懈,家校密切合作、齐抓共管,注重孩子的自我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