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美育困境与审美人格培养
【6h】

中小学美育困境与审美人格培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意义

1.4 关于美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1.5 关于人格发展境界的文献综述

1.5.1 国外人格发展境界研究

1.5.2 国内人格发展境界研究

1.6 研究的思路

1.7 研究的方法

1.7.1 文献法

1.7.2 问卷调查法

1.7.3 访谈法

1.8 核心概念界定

1.8.1 美育

1.8.2 审美人格

1.8.3 审美人格的特征

2 美育与审美人格

2.1 美育呼唤审美人格培养

2.1.1 中西方美育的共同追求——审美人格

2.1.2 美育在审美人格构建中的作用

2.2 美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

2.2.1 劳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2.2.2 德、智、体三育是审美教育的具体展开

2.2.3 美育促进人全面发展,提升人格发展境界

2.3 审美人格培养教育的三重任务

2.3.1 外层“术’’——技能的训练

2.3.2 中层“学”——理法的掌握

2.3.3 内层“道’’——价值的领悟

3 中小学美育困境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说明

3.2 中小学美育实践的基本情况

3.3 中小学美育困境的表现

3.3.1 美育内容知识化

3.3.2 美育方式技能化

3.3.3 美育追求功利化

3.3.4 创美教育局限化

3.4 中小学美育困境的归因分析

3.4.1 美育认知存在误区

3.4.2 教师审美意识不足

3.4.3 美育实践活动被动

3.4.4 创美教育效果不佳

3.4.5 美育课程教育质量欠佳

3.4.6 家庭美育功利化

4 中小学审美人格培养策略构建

4.1 教师强化审美意识

4.2 学生增强自我审美意识

4.3 学校、家庭、社会美育实施途径统一

4.4 加强美育实践活动

4.5 五育并举,相互渗透

5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物欲化泛滥的今天,很多人精神层面的构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主体的失落,情感的淡漠,心理的失衡,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使得人们的人格不能得到良好的构建与提升。纵观中小学美育认知与美育实践的真实状况,出现的美育内容知识化、美育方式技能化、美育追求功利化、创美教育局限化等困境,值得我们关注这个群体美育的健康发展,因为美育是审美人格建构与培养的内容与途径,美育能够促进人的和谐与完整的发展,达到人格的提升与超越。
  本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对核心概念加以界定并且对审美人格的三个特质加以阐明,探究美育与审美人格之间的内在关联。美育,特别是审美活动,对主体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呼吁审美人格的构建与培养。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构建审美人格培养的理论探讨模型,提出由外至内“术”、“学”、“道”的三个境界;通过对中小学审美认知现状和美育实践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美育误区,甚至是困境,对中小学美育遭遇困境的进行归因分析,发掘美育发展不足,甚至是被忽视的深层原因。
  第三部分主要写了对中小学美育困境的归因探究和审美人格培养的理论模型探讨,在此基础上,为困境找出路,提出审美人格培养的基本策略,分别从(1)教师审美意识,(2)学生自我审美意识,(3)加强美育实践活动,(4)五育相互渗透,(5)家学社三者统一的五个方面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为学生摆脱美育困境,倡导诗意化和超越化的人格构建,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的人格统一。
  人格的构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们不能回避甚至漠视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美育的教化与作用美化克服人格建构中的障碍,经过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使得主体人格步入更加美好的境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