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及改善策略研究
【6h】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及改善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教学“两极分化”的理解

1.3.2 初中各科教学“两极分化”的研究

1.3.3 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研究

1.3.4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研究

1.3.5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访谈法

1.4.3 观察法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内涵理解与调查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解

2.1.1 农村初中

2.1.2 英语教学

2.1.3 教学“两极分化”

2.1.4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理解

2.2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状调查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方法及过程

2.2.3 调查内容

第3章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3.1 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因素

3.1.1 社会环境因素

3.1.2 家庭环境因素

3.2 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

3.2.1 小初衔接上重优轻差

3.2.2 教学评价体系忽视学困生

3.3 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

3.3.1 教学方法倾向优等生

3.3.2 教师的指导问题

3.3.3 职业道德需要重塑

3.4 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

3.4.1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4.2 学生的心理

第4章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改善策略

4.1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4.1.1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4.1.2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1.3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渗透作用

4.2 创新学校教学管理方式,坚持全面发展

4.2.1 做好小初衔接,夯实英语基础

4.2.2 用好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2.3 完善评价方式,形成多元评价体系

4.3 提升教师教育公平认知,调适“教”的“两极分化”

4.3.1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4.3.2 纠正教师的教学偏见

4.3.3 主动对学困生进行教学指导

4.4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的“两极分化”

4.4.1 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4.2 用心沟通,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4.4.3 了解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网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英语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第二语言,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世界交流与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英语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极分化”现象,如果对该现象不加以重视,那势必会影响农村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发展,不利于农村初中学生掌握这门国际语言,同时也违背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需积极面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教与学的“两极分化”现象,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有效遏制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为培养合格的初中学生,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奠定农村初中学生英语终身学习基础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法、访谈调查法以及观察法等,对J省Y市J区的5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原因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J省Y市J区的5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减少提供帮助。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简要梳理;第二部分首先对本问所要研究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访谈调查记录以及观察,对J省Y市J区的5所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主要表现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Y市J区D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分别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四部分是Y市J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改善策略。根据成因提出了:社会、学校、家庭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完善学校管理和评价方式,提高教师业务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是文章的结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