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对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对S高校一个教学班的案例调查
【6h】

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对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对S高校一个教学班的案例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2.1.问卷设计

2.2 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2.3 大学生社会网络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2.4 确定正式问卷

2.5 数据收集

3 数据分析

3.1 个案班级大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基本特征

3.2 大学生班级组织公民行为调查结果及分析

3.3 大学生班级社会网络数据分析

3.4 大学生人口学统计学变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

3.5 大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班级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的影响分析

3.6 班级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与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验证

3.7 假设验证与模型修正

4 研究结论

4.1 课业咨询网络与情感网络是班级非正式网络的主要构成,不可或缺

4.2 课业咨询网络较情感网络更为密集,二者中心存在显著正相关

4.3 学习成绩对课业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产生显著影响,学生干部经历显著影响着组织公民行为的发生

4.4 课业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对同学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正向影响最为显著,社会层面影响最弱

4.5 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对社会层面组织公民行为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同学层面和班级层面影响较弱

5 建议

5.1 发挥班级组织正式群体的作用,同时要关注非正式网络

5.2 自主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成员的学习交流核心地位

5.3 自觉建立情感共同体,提高成员的情感交流核心地位

5.4 发挥“明星”的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关注班级的“边缘人”

5.5 强化公民意识,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

6 研究反思

6.1 研究贡献

6.2 研究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意味着学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更是大学管理的参与者。大学生自主自愿参与与学校有关的任何事务并能促进学校组织发展的行为即是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活动共同体,也是高校管理学生的基层单位,它的建设与管理和学校发展息息相关。大学生班级组织公民行为是大学生在做好学习本职工作以外所自愿表现出的符合社会公民角色、利于他人和班级发展的行为,这种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班级人际关系的影响。而班级组织中除了以班委会为核心的正式组织结构,还存在着很多非正式结构——大学生交往自愿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非正式结构是否影响了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发挥?哪些非正式结构影响并最终促进了班级绩效的提升?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班级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本文属于实证研究,在现实背景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探索人际关系网络结构对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理论研究进行概念界定并确定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四维度——自我层面、同学层面、班级层面、社会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提出大学生社会网络两维度——课业咨询网络和情感网络;基于现实问题和二者关系的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对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各维度产生正向影响。其次,进行问卷编制与数据收集分析。参考已有问卷,自编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初始问卷和正式问卷,以普通公立本科院校S大学2015级教育学专业一个班级为研究对象,收集属性数据;借鉴大学生社会网络量表测量大学生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以描述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分析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现状,同时以程度中心性为自变量、组织公民行为为因变量,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找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研究结果表明:1)课业咨询网络与情感网络是班级非正式网络的主要构成,不可或缺;2)课业咨询网络较情感网络更为密集,二者中心存在显著正相关;3)学习成绩对课业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产生显著影响,学生干部经历显著影响着组织公民行为的发生;4)课业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对组织公民行为各层面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的课业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与大学生同学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性最强,与社会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系数最低;5)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正向影响着组织公民行为的发生——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越高,社会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越明显;大学生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与同学层面和班级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系数较低。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高校学生班级管理的教育建议:发挥班级组织正式群体的作用,同时要关注非正式网络;自主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成员的课业咨询网络中心性;自觉建立情感共同体,丰富成员的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发挥“明星”的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关注班级的“边缘人”;强化公民意识,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