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高校留学生巴蜀文化课程开设的可行性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6h】

四川高校留学生巴蜀文化课程开设的可行性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相关文献综述

1.4巴蜀文化的概念界定

1.5 留学生巴蜀文化课程性质的界定

2 巴蜀文化课程开设的意义

2.1有利于推广巴蜀文化,传播中华文化

2.2有利于提高在川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2.3有利于培养在川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2.4有利于增加四川本地文化竞争力,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川

2.5有利于丰富对外汉语文化课程类型

3四川师范大学开设巴蜀文化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1师资方面的优势分析

3.2留学生方面的优势分析

3.3教材编写方面的潜在优势

3.4巴蜀文化环境氛围的优势

3.5本章小结

4巴蜀文化课程教学对象的分析及目标的设定

4.1巴蜀文化课程教学对象的分析

4.2 课程目标的设定

5留学生巴蜀文化课程的内容构想

5.1巴蜀文学课程

5.2巴蜀饮食文化

5.3 巴蜀艺术

5.4巴蜀方言

6巴蜀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6.1 有关古蜀王神话传说的教学设计

6.2 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6.3川菜文化教案设计

6.4川剧变脸教学设计

6.5有关购物的四川方言词汇教学设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巴蜀文化认知度和兴趣程度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到四川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不断增加,单一的、缺乏地方特色的中国文化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巴蜀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如果不被在川留学生学习和了解,就容易造成他们在中国的文化障碍,影响其学习、理解和运用汉语。与此同时,博大精深的巴蜀文化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但是这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没有被有效的利用,这造成了文化资源的浪费,也形成了目前各高校留学生汉语文化课程单一的局面。于是,发掘和利用巴蜀文化资源,对留学生开设巴蜀文化课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本文试图结合巴蜀文化与对外汉语文化课程设置探讨留学生的巴蜀文化课程设置,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分析四川高校开设留学生巴蜀文化课程的可行性。一方面,在问卷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开设巴蜀文化课程的学生基础、师资基础、环境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对留学生巴蜀文化课程的内容进行构想。本研究旨在希望引起四川省高校重视和利用巴蜀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巴蜀文化课程,满足留学生的特色文化学习需求,同时提高四川省留学教育水平。 文章分为个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交代研究目的和意义和内容,分三个层次做出文献综述,并对巴蜀文化的概念做出了界定。 第二部分从五个角度分析开设巴蜀文化课程的意义。 第三部分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分析巴蜀文化课程开设的可行性,主要从师资、学生、环境三方面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开设巴蜀文化课程的优势。 第四部分分析课程的教学对象,通过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80份有效问卷,分析留学生的基本信息、对巴蜀文化课程的认知度、巴蜀文化的兴趣点、学习巴蜀文化的目的等问题,为巴蜀文化课程内容的选取提供依据。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这一章选取设计巴蜀文化课程的内容,共设计了四个专题课程:“巴蜀文学”为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开设,“巴蜀饮食文化”、“巴蜀艺术”和“巴蜀方言”为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开设,每个专题的文化课程配备有相应的体验活动,同时在给出一些教学方法的建议。 最后一部分是教学设计,根据四个专题课程的内容作出五个教学设计:“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学设计”、“古蜀王神话传说的教学设计”、“川菜文化教学设计”、“川剧变脸教学设计”、“有关购物的巴蜀方言词汇教学设计”。 希望以上研究能够为四川高校开设巴蜀文化课程提供一些参考,为更多对外汉语地域文化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