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耐铅、镉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高效吸附铅菌株的筛选
【6h】

耐铅、镉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高效吸附铅菌株的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1.文献综述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从被铅、镉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培养分离纯化出40株对铅、镉有一定耐性的菌株,其中细菌27株,真菌13株;通过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将它们鉴定到属。细菌分属于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sp.)、节杆菌属(Anthrobactersp.)、葡萄球菌属(Staphyoccus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so.)、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sp.)、产碱菌属(Alcaligenessp.)、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sp.)和动胶菌属(Zoogloeasp.)。真菌分属于根霉属(Rhizopussp.)、镰刀菌属(Fusariumsp.)、青霉属(Penicilliumsp.)、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sp.)、木霉属(Trichodermasp.)、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nsp.)和毛霉属(Mucorsp.)。通过吸附铅试验筛选出三株对铅去除率较高(80%以上)的菌株,它们分别是B02(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B19(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B27(产碱菌属Alcaligenessp.)。 研究了B02、B19和B27对pb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三株菌吸附pb2+是一个不依赖温度的过程,在室温下就能达到最佳吸附效果。它们对pb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30min达到最大去除率。比较了不同菌龄的菌体吸附pb2+的能力,发现用培养3d的菌体吸附pb2+效果最好。培养基对pb2+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大,B02在平菇汁培养基中培养后对pb2+的去除率最大,而B19和B27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后对pb2+的去除率最大。pH对pb2+的去除率有很大影响,随着pH升高其对pb2+的去除率也升高,吸附pb2+最佳pH为6.0,当pH为6时,B02、B19、B27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9%、83.5%和87.9%。pb2+的初始浓度和菌量也影响菌株对pb2+的吸附效果。 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培养基对菌株吸附pb2+效果影响最大。B02吸附pb2+的最佳条件是平菇汁培养基培养、pH6.0、铅浓度80mg/L、菌量0.12g。B19和B27吸附pb2+的最佳条件是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pH5.5、pb2+浓度80mg/L、菌量0.12g。 根据B02吸附pb2+的特性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分析,初步认为B02吸附pb2+的机理是一个细胞表面静电吸附和络合反应为主的物理化学吸附过程。 用四种化学试剂对吸附在B02上的pb2+进行解吸,结果表明,1mol/LHC1解吸效果最好,解吸率为85.6%。 将B02菌株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对废水中的pb2+和Ni2+的去除率分别为92.4%和65.9%,处理后废水中的pb2+和Ni2+的浓度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表明该菌株对二价金属离子具有广谱吸附活性,展示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