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售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问题的探讨
【6h】

网售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问题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国内外食品标签制度的研究进展

1.3.1国内食品标签制度概述

1.3.2国外食品标签制度概述

1.3.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调查内容

2.3调查研究方法

2.4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网售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3.1.1网售预包装食品的构成

3.1.2网售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评判标准及合格率分析

3.2网售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的问题

3.3导致网售预包装食品标签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4结论与讨论

4.2.1关于消费者方面的建议

4.2.2关于食品生产企业方面的建议

4.2.3关于政府相关部门方面的建议

4.2.4关于网购电商平台方面的建议

4.3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

4.3.1研究的创新点

4.3.2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如今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食品的网络交易也变得十分流行,尤其是在中、大型城市人们利用一些网络电商平台购买食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网络交易过程比较隐秘,购物渠道也多种多样,这使得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变得更加不易。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对网售预包装食品标签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相关规范建议。
  本文依据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GB28050-2011《预包装营养食品标签通则》对样本标签进行评判,采取拍照、截图、购买等方式,对不同电商平台的网售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标示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的275件样品中,食品标签标示符合一般要求的占90.9%;蔬菜制品的合格率最低为58.4%,其中出现问题的产品是以传统纯手工制作的酱腌菜为主。
  网购消费群体对食品预包装标签了解少,多数调查对象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基于此,对网购消费群体加强食品预包装标签知识的主动获取提出建议。基于个别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区别网络平台和实体店货架方式生产、销售食品标签不同的产品情况,对加强企业的自律提出了建议。根据政府执法监督部门在日常监督中更加重视商场、超市食品安全检查,对网络销售渠道存在的监管不完全到位情况,提出了完善网络自动识别系统建设应用等建议;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致敏源标示率低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规定的建议;针对网络消费群体相关知识欠缺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针对电商平台的监管问题,对电商平台加强自身监管提出了建议,同时建议电商平台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智能化监管提供接口等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