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我国地役权制度的若干思考
【6h】

构建我国地役权制度的若干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第一部分 地役权制度的概述

第二部分 地役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第三部分 地役权和相邻权的比较分析

第四部分 构建我国地役权制度的立法构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互为一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在自身范围内完全充分的实现利用价值,而必须借助于他人的不动产。地役权由于独特的权利结构模式和强大的功能效应,在土地资源日趋稀缺,土地利用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再次为人们所关注。在我国即将出台的《物权法》中构建地役权制度,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构建科学严谨的地役权制度,外国法的移植和借鉴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我们更应在了解和尊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在公有制这个大的背景下形成中国特色的地役权制度。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地役权制度进行了探讨。本文由引言、正文、结束语组成。 在引言中,对地役权制度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对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以此导出本文的写作意旨。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地役权制度概述。在这部分,笔者对地役权的概念、特征和社会功能进行了论述,同时对现代地役权对传统地役权的突破从主体、客体、内容及基本原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地役权制度的历史考察。首先从罗马法中揭示地役权制度的产生历程,得出地役权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和对以后各国的深远影响。然后对当前大陆法系各国对地役权制度的立法进行了评析,两种不同的立法模式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追求。 第三部分:地役权和相邻权比较分析。首先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地役权与相邻权在调节相邻不动产的利用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又有不同。文中从多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区分,分析得出我们不能以其中的一项制度来作为反对另一项制度的理由。 第四部分:构建我国地役权制度的立法构想。该部分首先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分析了我国构建地役权制度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我国公有制体制下构建地役权制度的特殊性;最后对于我国地役权制度具体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在结束语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重申了地役权制度构建的重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