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市高校女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
【6h】

成都市高校女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2、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问卷设计

2.3研究方法

2.4质量控制

2.5技术路线

3、结果与分析

3.1调查问卷的一般情况

3.2功能性便秘相关因素分析

3.3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分析

3.4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CL中文版)的分析

3.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讨 论

4. 1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及西医治疗的研究现状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地:本研究对成都市4所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成都市高校女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分析高校女大学生的年龄分布、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睡眠情况、运动时间、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与适应等因素与功能性便秘患病率的相关性,同时研究躯体不适、社会心理、担心和焦虑、满意度等表现,从而提高女大学生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为合理制定防治功能性便秘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消化内科、肛肠科及心理学等学科专家的意见,依照中国慢性便秘指南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1],采用普适性和专用性量表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调查。即基本资料调查及功能性便秘诊断性量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CL中文版),对成都市4所高校共8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功能性便秘患病率,对女大学生便秘人群的危险因素做相关性分析,最后做假设检验论。
  结果:对回收有效的780份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符合罗马标准Ⅲ的共有88名大学生,总患病率为11.28%。19-25岁年龄段(包括19岁和25岁)和26-32岁年龄段(包括26岁和32岁)相比较,未发现两个年龄段功能性便秘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文化程度与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呈正相关;不同饮食习惯在功能性便秘患病率中存在差异性,其中喜好辛辣之品者较喜好清淡饮食者患便秘的可能性大,喜好肉类食品者较喜好蔬菜水果者患便秘的可能性大;睡眠上,长期每天睡眠过短(≤4小时/天)患便秘的可能性大;运动上,长期运动时间太少(≤30分钟/天)患便秘的可能性大;在使用泻药上,曾长期服用泻药人群比未曾服用泻药人群患便秘的可能性大;考试失败、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远离家人、好友纠纷、生活习惯改变等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便秘的发生可能随之上升;在便秘人群中感到腹胀、食欲下降、感到不安、担心不能排便、大便次数减少及大便规律性差发生的频率较高。
  结论:本次调查成都4所高校,样本量为800份,回收有效样本780份,可大致反映成都市高校女大学生功能性便秘患病情况。本次调查提示高校女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较高。分析可知饮食辛辣、睡眠及运动时间少、考试失败、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远离家人、好友纠纷、生活习惯改变负性事件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密切相关。PAC-QOL表明便秘人群感到腹胀、食欲下降、感到不安、担心不能排便、大便次数减少及大便规律性差发生的频率较高,预防及治疗时应更加关注便秘人群上诉症状的改变。高校女大学生相关危险因素高于一般人群,应该引起高校相关部门的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