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
【6h】

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地质公园是开展旅游地学研究的最佳平台

1.1.2 旅游地学研究对地质公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3 喀纳斯是开展地质公园综合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

1.1.4 项目支撑

1.2 国内外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进展

1.2.1 地质遗迹景观研究现状

1.2.2 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1.2.3 新疆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研究现状分析

1.3 新疆喀纳斯地质公园研究进展

1.3.1 喀纳斯地质公园科学研究史概述

1.3.2 主要研究成果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公园概况

2.1 位置及交通概况

2.2 自然地理条件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

2.2.3 河、湖与水文特点

2.2.4 土地与土壤特征

2.2.5 生物

2.3 社会经济条件

第3章 地质遗迹景观的地质背景

3.1 大地构造与构造层特征

3.2 前第四纪地质

3.2.1 地层

3.2.2 岩浆岩

3.2.3 地质构造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3.3 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

3.3.1 第四纪堆积物特征

3.3.2 公园及邻区新构造运动

第4章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4.1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方案

4.1.1 主要分类方案简述

4.1.2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方案

4.2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

4.3 地质遗迹景观组合与景区划分

4.3.1 地质遗迹景观组合

4.3.2 地质公园景区划分

4.4 其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4.4.1 自然景观

4.4.2 人文景观

第5章 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成因分析

5.1 喀纳斯湖泊景观

5.1.1 特征

5.1.2 喀纳斯湖的形成与演化

5.2 第四纪冰川地貌景观

5.2.1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

5.2.2 冰川地貌的形成演化和第四纪冰期划分

5.3 河流景观

5.3.1 河流景观特征

5.3.2 河流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第6章 地质遗迹景观对比评价

6.1 地质遗迹景观对比

6.1.1 喀纳斯湖的对比

6.1.2 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对比

6.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6.2.1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

6.2.2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

第7章 喀纳斯地质公园发展模式研究

7.1 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1.1 地质公园的建设目标和要求

7.1.2 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1.3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2 地质公园发展模式研究

7.2.1 “PST”可持续发展模式

7.2.2 “PST”可持续发展模式三大系统间的关系

7.3 保护系统

7.3.1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工程

7.3.2 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7.3.3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7.3.4 人文景观保护工程

7.4 科普系统

7.4.1 科学研究工程

7.4.2 科学考察工程

7.4.3 科学普及工程

7.5 旅游开发系统

7.5.1 旅游产品工程

7.5.2 客源市场开拓工程

7.5.3 旅游设施建设工程

7.6 保障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照片

附录B 其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照片

展开▼

摘要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境内,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三国毗邻。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保存系统完整、分布集中,以喀纳斯湖、第四纪冰川地貌和河湾景观为特色,是距今约二百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时期,经由构造、冰川、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新疆是我国地质遗迹景观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与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相比,新疆地质公园的建设还很不足。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是新疆最早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成为新疆的龙头景区。但是,在喀纳斯旅游开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地质公园的保护、科普和旅游开发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缺少从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严重的制约了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论文选择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开展研究,对于促进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促进新疆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地质公园的建设,促进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对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地理、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建立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体系,重点研究了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和成因演化,开展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对比分析与定性、定量评价;第三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园“保护、科普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PST模式)。
  通过上述系统的综合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
  (1)首次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地质背景。喀纳斯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前第四纪地质时期,是地质遗迹景观的物质基础和构造格架形成的阶段;第二阶段,第四纪地质时期,是地质遗迹景观最终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新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共同构成了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动力。
  (2)运用最新的旅游地学理论和地质公园研究成果,提出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方案,将地质遗迹景观划分为7大类26类61亚类。并运用这一分类方案,将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划分为5大类12类21亚类310余处景观,并进一步组合为湖泊景观、冰川地貌和河流景观3类共4个地质遗迹景观组合带,首次建立了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体系。
  (3)从地质遗迹景观的角度,深入、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湖地质遗迹景观的湖泊地貌形态、水位水体和沉积物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湖形成的地质条件,首次建立了公园“构造—冰川—湖泊”的地质遗迹景观演化体系,分析了地质遗迹景观演化过程与发展趋势,认为新构造运动自始至终控制着湖泊的发展和演化,湖泊的形成起源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古阿尔泰山准平原的解体,在中更新世多次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的共同作用)的塑造下,于晚更新世形成了喀纳斯湖。湖泊形成后继续发展演化,水位下降、面积缩小,形成了今天的形态,并且湖盆的断陷作用还在持续,湖泊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
  (4)从地质遗迹景观的角度,按冰川侵蚀地貌、冰川堆积地貌、冰缘地貌,系统的描述了公园内的冰川地貌特征,并首次对地质公园内的57处冰斗、63处冰川湖泊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将地质公园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三期:中更新世的倒数第三冰期;晚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二冰期;以及晚更新世末的末次冰期(喀纳斯冰期),其中末次冰期又划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和晚阶段。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5)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了国内外对比,对比认为,公园喀纳斯湖是我国第二深的淡水湖,第四纪冰川地貌代表了亚洲阿尔泰山地独特的地质风景,是世界中高纬度内的大陆性山岳冰川地貌的典型代表。在此基础上,首次从保护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三个方面,对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建立了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体系,评价确定出公园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群)93处,其中2处为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6处为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
  (6)在对喀纳斯地质公园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和喀纳斯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地质公园的“保护、科普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PST模式),包括3项系统10大工程6项保障措施。三大系统是相互作用、有机组合的,其中,保护是前提、科普是基础、旅游开发是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