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前言

1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假设

2文献综述

2.1网络成瘾的定义与测量

2.2网络成瘾的成因研究

第二部分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的编制

1初测问卷的编制

1.1确定量表结构的依据

1.2在确定量表结构的基础上编制题目

1.3初测的样本组成

2初测问卷的质量分析

2.1项目的通俗度分析

2.2项目的区分度分析

2.3初测问卷的信度分析

2.4初测问卷的效度分析

3正式问卷的确定

3.1正式问卷的维度结构

3.2正式问卷的样本组成

4正式问卷的质量分析

4.1问卷的通俗度分析

4.2问卷的区分度分析

4.3问卷的信度分析

4.4问卷的效度分析

5小结

第三部分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实证研究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

3研究工具

3.1自编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3.2自编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问卷

3.3统计工具及数据处理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4.2人口学变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4.3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研究

5讨论

5.1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5.2人口学变量和网络成瘾的关系

5.3家庭因素与网络成瘾

5.4学校因素与网络成瘾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生网络使用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结果

展开▼

摘要

网络成瘾是一种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行为。正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网络成瘾已逐渐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尤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中学生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不良的网络内容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这不仅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的编制。以国际上公认的7大诊断标准(耐受性、戒断性、计划性、控制性、时间性、社会性、危害性)为理论依据,经过初测和质量分析后形成45题的正式问卷。正式量表的通俗度水平和区分度水平均显示良好;信度指标系数α=0.936,表明量表的同质信度很好: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45个题项对7个一阶因素标准负荷系数的T值均在2以上,表明模型拟合有效;模型的拟合度指标x2/df、RMSEA、NNFI和CFI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因此,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的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网络成瘾诊断工具在青少年中使用。 第二部分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实证研究。使用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自编网络成瘾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了1321名中学生,其中男生658名,女生640名(23名学生的性别信息缺失)。被试来自上海的初中(包括初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范围包括从初预(六年级)到高三共7个年级。结果如下:1.在此次调查的中学生中,重度成瘾、中度成瘾和轻度成瘾的比例分别为1.51%、5.22%和11.36%,总体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8.09%。2.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高中生比初中和初预的学生更容易发生网络成瘾,职高生比普高生更容易发生网络成瘾。3.父母有无不良嗜好、是否参与赌博、家庭氛围是否和睦,家庭人际关系是否紧张,父母的教养态度是否一致以及教养方式是否民主都是影响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4.家庭结构是影响网络成瘾的客观因素,单亲家庭中与母亲生活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文化水平与学生的网络成瘾都没有直接联系。5.校风和班风是否优良是影响网络成瘾的重要因子。6.对自己的班级地位评价低、在学习上感受到的乐趣少并且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自我评价、学习和网络成瘾三者之间相互影响。7.与老师、同学及朋友关系不好的同学,他们的网瘾得分要显著高于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很少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的同学,他们的网瘾得分要显著高于经常参加这些活动的同学。人际关系和集体活动参与情况与网络成瘾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著录项

  • 作者

    王芳;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应用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顾海根;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应用心理学;
  •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中学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