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靶向微泡破裂联合温热疗促进化疗药物外渗的研究
【6h】

超声靶向微泡破裂联合温热疗促进化疗药物外渗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绪论

第一章 41℃及43℃MH联合PLD对兔VX2肿瘤血管生成及系统毒性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不同给药方式对于UTMD促进药物外渗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UTMD联合MH促进化疗药物外渗的初步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联合肿瘤组织局部温热疗(MH)对化疗药物外渗的促进作用。
  方法:建立VX2移植瘤新西兰大白兔模型;12只VX2移植瘤兔随机分为2组----脂质体阿霉素(PLD)+41℃MH,PLD+43℃MH,麻醉脱毛后经耳缘静脉缓慢静推PLD(5mg/kg,5分钟),后立即使用嵌入式超声温热治疗仪对肿瘤部位进行局部热疗,每周一次,共治疗三次,以外周血AST、LDH、CPK值、治疗前后肿瘤组织内血管指数(VI)、治疗终点肿瘤质量为指标,探讨41℃及43℃MH联合PLD治疗兔VX2肿瘤的疗效差异;9只VX2移植瘤兔随机分为3组----盐酸阿霉素(DOX),DOX+静脉微泡(IVMBs),DOX+瘤内微泡(ITMBs),麻醉脱毛后经耳缘静脉缓慢静推DOX(5mg/kg,5分钟),静脉或瘤内注射微泡(0.2mg/kg),后立即使用实时三维诊断超声对肿瘤部位进行辐照,四小时后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兔,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肿瘤中药物浓度,探讨不同给药方式对于UTMD促进化疗药物外渗的影响;24只VX2移植瘤兔随机分为DOX组、DOX+IVMBs,DOX+MH组和DOX+MH+IVMBs组4组。麻醉脱毛后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DOX(5mg/kg,5min),随后采用嵌入式超声温热治疗仪对肿瘤部位进行MH(41℃,30min)或假热疗,热疗结束后团注0.2ml/kgMBs或生理盐水,使用实时三维诊断超声在肿瘤体表部位辐照10min(2.9 MHz,机械指数1.2);治疗结束后4 h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兔,UPLC 检测肿瘤及器官和组织中药物浓度,以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评估疗效,以肝脏、心脏、肾脏药物浓度间接评估系统毒性,以“肿瘤组织/肿瘤周边肌肉组织”药物浓度比值评估给药靶向性,探讨UTMD联合肿瘤组织局部温热疗对化疗药物外渗的促进作用。
  结果:在观察终点,PLD+41℃MH组VI、瘤重、外周血AST、LDH、CPK值均低于PLD+43℃MH组(P<0.05);IVMBs组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与ITMBs组无差异;各组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及给药靶向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OX+MH+IVMBs组最高。各组心脏、肾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脏药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OX+MH+IVMBs组最低。
  结论:同43℃30分钟MH相比,41℃30分钟MH联合PLD可明显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系统毒性;实时三维动态超声辐照下,两种给药方式对于UTMD促进药物外渗无差异;UTMD联合MH可促进兔VX2肿瘤组织中化疗药物外渗,改善给药靶向性,降低相对系统毒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