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靶向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及其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6h】

靶向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及其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MRI造影剂研究进展

1.1.1 MRI造影剂增强作用机理

1.1.2 MRI造影剂的分类

1.1.3 MRI造影剂的构成

1.1.4 MRI造影剂的最新研究方向

第二节 课题研究思路的提出和设计

第二章 肺癌靶向MRI树状大分子造影剂的合成

第一节 研究背景

2.1.1 PAMAM在MRI造影剂中的应用

2.1.2 叶酸与靶向造影剂

第二节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的合成与表征

2.2.1 树状大分了的合成方法

2.2.2 试剂与仪器

2.2.3 PAMAM的合成

2.2.4 PAMAM-COOH的合成

2.2.5 NH2-PEG-NH2的合成

2.2.6 FA-PEG-NH2的合成

2.2.7 FA-PEG-PAMAM-C00H配体的合成

2.2.8 FA-PEG-PAMAM-Gd螯合物的合成

2.2.9 对照组造影剂的合成

2.2.10钆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2.3.1 PAMAM的合成与表征

2.3.2 PEG端羟基的活化

2.3.3 FA-PEG-NH2单取代反应的控制

2.3.4 PEG分子量对产物的影响

2.3.5 大分把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2.3.6 大分子造影剂的合成与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肺癌靶向MRI树状大分子造影剂的评价

第一节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体外性能评价

3.1.1 试剂和仪器

3.1.2 树状大分子造影的体外细胞毒性

3.1.3 树状大分了造影剂体外弛豫率

3.1.4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体外MRI增强效果

第二节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体内性能评价

3.2.1 树状大分了造影剂体内急性毒性

3.2.2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体内慢性毒性

3.2.3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肿瘤细胞富集行为

3.2.4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体内MRI增强效果

3.2.5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肿瘤部位MRI增强效果

3.2.6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体内代谢行为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3.1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的毒性评价

3.3.2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体外MRI增强效果评价

3.3.3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的体内MRI增强效果评价

3.3.4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的细胞靶向行为评价

3.3.5 树状大分子造影剂肿瘤靶向行为评价

3.3.6 大分子造影剂肿瘤部位代谢行为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肝癌靶向MRI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合成

第一节 研究背景

4.1.1 聚合物胶束

4.1.2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4.1.3 聚合物胶束MRI造影剂

第二节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合成与表征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小分予配体的合成

4.2.3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合成

4.2.4 聚合物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

4.2.5 聚合物胶束的弛豫率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物胶束化学结构的表征

4.3.2 聚合物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值

4.3.3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弛豫率

4.3.4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表面形貌

第五章 肝癌靶向MRI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评价

第一节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体外评价

5.1.1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体外毒性评价

5.1.2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体外MRI增强效果评价

5.1.3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稳定性

5.1.4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细胞富集行为评价

第二节 纳米胶束造影剂的体内评价

5.2.1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体内代谢

5.2.2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体内毒性评价

5.2.3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体内MRI增强效果评价

5.2.4 聚合物造影剂对肝癌肿瘤靶向效果评价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5.3.1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毒性评价

5.3.2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MR]增强效果评价

5.3.3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的细胞富集行为评价

5.3.4 聚合物胶束体内肝部代谢行为评价

5.3.5 聚合物胶束造影剂肿瘤靶向行为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害性的诊断方法,用于临床医学上评估人体解剖结构和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最近,MRI的一些新应用,如在基因表达成像上,在体内药物传递的实时评价等方面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MRI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如分辨率高、无放射性辐射、长效成像等。但是,当用来监测微小组织的病灶、分子活动或者细胞活动时灵敏度并不高。通过采用顺磁性小分子造影剂Gd-DTPA或者Gd-DOTA等可以帮助提高成像的灵敏度和对比度。这是因为小分子造影剂可以缩短水质子的纵向弛豫时间(T1),使T1加权成像的图像亮度提高。Gd-DTPA和Gd-DOTA等几种小分子MRI造影剂已经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并且被广泛应用在临床肿瘤的诊断中。然而,这些小分子造影剂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血液半衰期短、弛豫率低、对器官或组织缺少靶向特异性等,因此无法对早期肿瘤进行诊断,这就限制了它们的应用。为了使用MRI造影剂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研究人员一直努力开发大分子造影剂,如通过将DTPA或其他小分子配体与高分子载体链接可制备大分子造影剂。高分子如聚乙二醇、右旋糖酐、聚赖氨酸、聚谷氨酸、聚酰胺、α,β-聚[(2-氨乙基)-L-天冬酰胺]、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树状聚合物以及大分子胶束等已被用作造影剂的大分子载体。与小分子造影剂相比,大分子MRI造影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优点,如对比度的增强、敏感度的提高、诊断成像时间的延长等。另外,通过将靶向基团如叶酸、抗体或小分子肽链接到造影剂上,还可以制备对肿瘤组织有特异性的靶向造影剂,特别适用于肿瘤早期诊断。
   本论文制备了两种靶向MRI造影剂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一是以树状大分子PAMAM为核心的FA-PEG-PAMAM-Gd肺痛靶向MRI大分子造影剂;另一种是具有肝癌靶向功能的Pep-PEG-g-PAA-(DTTA-Gd)聚合物胶束MRI造影剂。
   在第一种造影剂的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小分子配体。因为考虑到小分子配体的使用将增加制造成本,从而影响其批量应用。FA-PEG-PAMAM-Gd大分子MRI造影剂是以含32个端羧基的PAMAM-COOH为核,用聚乙二醇-叶酸(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和4000 Da)修饰端羧基,然后再与钆离子络合形成的大分子螯合物。大分予配体FA-PEG-PAMAM-COOH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红外以及质谱进行表征;FA-PEG-PAMAM-Gd造影剂中钆含量通过ICP-AES测定。大分子造影剂的粒径通过透射电镜表征大约在70 nm左右,这意味着它们对肿瘤具有被动靶向性。与小分子商用造影剂相比,FA-PEG-PAMAM-Gd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和高弛豫率。因该造影剂以叶酸为靶向基团,为此我们评价了其对A549实体肿瘤的靶向性。另外,也评价了该造影剂的毒性以及对小鼠体内各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的MRI增强效果。使用Siemens TimTri MRI扫描仪跟踪其代谢过程。结果表明FA-PEG-PAMAM-Gd造影剂的最低检测浓度比小分子造影剂低15倍左右,弛豫率比小分子造影剂高10倍左右。FA-PEG4k-PAMAM-Gd的MRI影像显示出长效肿瘤信号增强效果,可以很好的显现5毫米左右的A549实体肿瘤。FA-PEG4k-PAMAM-Gd树状大分子MRI造影剂对KB细胞和A549细胞高度富集,将来可用于分子靶向造影。
   然而,MRI造影剂的最大风险在于从配体中游离出的钆离子。游离的钆离子将引起肾源性系统纤维化或者急性金属中毒。临床上对造影剂的安全性要求较高。聚合物胶束MRI造影剂可在体内分散成共聚物分子,这些共聚物分子经过一段时间可以经肾脏等途径完全排出体外,所以此类造影剂的毒性较低,安全性较好。研究还发现,聚合物胶束MRI造影剂在靶向肿瘤的特定时间内表现出优先的动力学性能,而且在血液中的稳定性很好。
   基于聚合物胶束MRI造影剂的优点,本论文合成了第二种造影剂,其合成步骤简述如下:MAL-PEG-NH2(PEG分子量为2000 Da,MAL是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琥珀酰亚胺酯的英文缩写)和叠氮丙胺分别连续开环聚天冬酰亚胺(PSI)得到MAL-PEG-g-PAA-N3接枝共聚物。然后再利用DTTA的炔基衍生物DTTA-der与MAL-PEG-g-PAA-N3发生Click反应得到共聚物MAL-PEG-g-PAA-DTTA,脱除DTTA-der上羧基的叔丁酯保护基团就得到大分子配体MAL-PEG-g-PAA-DTTA-COOH。该配体再与靶向基团.小分子肽(Pep)进行反应得到含有靶向基团的大分子配体Pep-PEG-g-PAA-DTTA-COOH。目标产物Pep-PEG-g-PAA-(DTTA-Gd)聚合物胶束足通过Pep-PEG-g-PAA-DTTA-COOH和钆离子络合反应得到。然后通过荧光光谱验证其胶束的形成;通过测量粒径大小验证其粒径的纳米尺度;透射电镜试验结果表明该螯合物呈壳核状球形胶束结构,粒径在50-80 nm之间,分布窄,意味着它们将具有肿瘤被动靶向性。随着PEG接枝量的增加,Pep-PEG-g-PAA-(DTTA-Gd)纳米胶束粒径呈增大趋势。与小分子造影剂Gd-DTPA相比,Pep-PEG-g-PAA-(DTTA-Gd)纳米胶束MRI造影剂的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在低浓度时仍然表现出较好的T1加权成像增强效果。靶向性试验表明Pep-PEG-g-PAA-(DTTA-Gd)造影剂对肝瘤实体肿瘤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可以清晰呈现直径5mm左右的实体肿瘤。这样的试验结果表明了Pep-PEG-g-PAA-(DTTA-Gd)作为靶向MRI造影剂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