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沪日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及思考——以某些企业为案例的研究
【6h】

在沪日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及思考——以某些企业为案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2日本国内企业的主流激励机制现状及改革趋势

2.1主流激励机制的介绍

2.1.1终身雇佣制

2.1.2年功序列制和长期评估制度

2.1.3维持生活水平上升的工资福利制度

2.1.4企业内培训和岗位轮换制

2.2主流激励机制的成因

2.3主流激励机制的变革趋势

3某些在沪日资企业的激励机制现状

3.1 C公司激励机制现状

3.1.1公司简介

3.1.2激励机制现状

3.1.3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3.2 K公司激励机制现状

3.2.1公司简介

3.2.2激励机制现状

3.2.3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4世界激励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4.1激励的动因和目的

4.2有代表性的主要激励理论

4.2.1需要层次论等内容型激励理论

4.2.2期望值理论

4.2.3公平理论

4.2.4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4.2.5迪尔综合激励模型

4.3激励理论在日资企业中应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4.3.1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启示和运用

4.3.2期望值理论的启示和运用

4.3.3公平理论的启示和运用

4.3.4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的启示和运用

4.3.5迪尔综合激励模型的启示和运用

5在沪日资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变革探讨及思考

5.1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5.1.1长期评估制度在中国大变革时代的失效

5.1.2主观评价为主和客观评价制度缺失导致评价结果的非可比性

5.1.3业绩和考评及待遇的关联度差

5.1.4日资企业薪酬福利的吸引力减弱

5.1.5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激励机制建设重视不够

5.1.6本地化进程较慢

5.2变革的探讨和实施途径

5.2.1以责权利对等原则建立客观透明的评价体系

5.2.2建立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市场化薪酬体系

5.2.3建立员工生涯发展管理体系

5.2.4建立教育培训体系

5.2.5加速管理人员的本土化的步伐

6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者从日本国内企业的主流激励机制现状着手,分析了这些主流激励机制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以在沪的2家日资企业的激励机制现状作为具体调查的对象,对它们的物质利益激励和非物质利益激励现状作了详细调查,并根据目前世界上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它们在日资企业中应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重点研究了案例中的日资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变革可能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作者的结论是:在沪日资企业的激励机制亟待充实和提高,原来的以日本式激励机制为参考蓝本的方法已不适合中国的现状,但其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的方法,提供人性化的福利保障的做法,以及避免使员工感到和企业之间是“劳动力买卖”关系的想法,重视培训的初衷等都是有可取的地方,希望能够在新的激励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推出诸如市场化工资体系、客观评价体系等实用的激励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王毅皓;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苏勇;
  • 年度 200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人事管理;
  •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 日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