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宋之际的寒门崛起与士族衰落——以科举制为切入点
【6h】

唐宋之际的寒门崛起与士族衰落——以科举制为切入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汉魏士族阶层的成长

一、汉代士族阶层的萌芽

(一)士族阶层萌芽的政治基础

(二)士族阶层萌芽的经济基础

(三)士族阶层萌芽的文化基础

二、魏晋士族门阀形成

(一)九品官人法的出台

(二)士族特权的法律保障

(三)士族的超然地位

第二章 唐代科举制下士族阶层的衰落

一、科举制下新的人才选拔标准

(一)科举制的诞生

(二)科举制与新的官僚精英培育

二、平民上升通道被打开

(一)平民也可考选入仕

(二)士族特权渐失

第三章 宋代科举制变革与平民社会的形成

一、公平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扩大考试人员范围

(二)考试更趋于公平化

二、经济文化发展利于更多平民投考

(一)社会发展利于平民投考

(二)平民社会逐渐形成

三、“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想图景

(一)以史为鉴,抑武扬文

(二)寒门贵子,依附皇权

第四章 科举制与社会阶层的流动

一、从门阀政治到皇权政治的转变

(一)门阀政治对皇权的抑制

(二)唐宋之际的皇权重振

二、士大夫阶层的转型

(一)唐代士大夫的政治责任意识

(二)宋代士大夫的“天下情怀”

三、社会阶层流动与社会政治稳定

(一)社会阶层流动

(二)社会政治稳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两汉“独尊儒术”背景之下,士阶层利用经学传家优势,贯彻“学而优则仕”理念,迅速演变为官僚阶层。魏晋时期得益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士阶层中的卓越者获得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升成为士族。像王谢这样的士族大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帝王,成为士族门阀,长居高官,世代不绝,不随政局变化而变化。遗憾的是在权力的极度膨胀下,士族自身出现腐化堕落;同时,皇权亦无法忍受其与自己“共享天下”的局面,开始对士族进行打压、限制。隋唐之际诞生的科举制打破了士族对入仕途径的垄断,公平公开的取仕制度更利于皇权网络天下人才。
  步入宋朝,一系列如解除报考限制、废除公荐、采取弥封、誊录的制度被推广开来,科举制真正发展成为一项可以惠及天下人的选官制度。通过严格考试选拔出的精英人士被皇帝委以重任,开启了“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历史新格局。科举制不仅缓解了底层人士由于缺乏上升途径而产生的愤懑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它逐渐瓦解分散了士族的权力,使皇权得到了巩固,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文化普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