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伴丘疹性损害先天性无毛症家系无毛基因突变的研究
【6h】

伴丘疹性损害先天性无毛症家系无毛基因突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和意义

附图

参考文献

脱发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丘疹性损害先天性无毛症(atrichia with papular lesions,APL)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全身毛发的缺失以及散在的丘疹性皮损.国外文献报道该病在不同种族中发病率均极低,其发病机制与无毛基因(hairless gene,HR)的突变有关.迄今为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HGMD)共收集了12种APL患者的HR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切接位点突变和小的缺失等不同类型.目前,国内尚无该病的相关报道.目的 研究1个APL家系中H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取患者颈部肤色及前臂红色丘疹各1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弟弟的外周血,标准方法抽提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R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并结合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者HR基因的突变.结果 发现患者HR基因存在两处杂合突变:第3外显子的1010位碱基由鸟嘌呤变为腺嘌呤,使第337位氨基酸由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G337D);第4外显子的1491位碱基由胞嘧啶变为胸腺嘧啶,使第4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Q498X).患者父亲的HR基因的第3外显子存在G1010A的错义突变.患者弟弟的HR基因的第3外显子也存在G1010A的错义突变.患者母亲的HR基因的第4外显子出现C1491T的无义突变.正常对照者HR基因序列正常.结论 该患者无毛基因中G337D及Q498X两处突变可能使该基因无法编码正常的蛋白,为导致临床表现的特异突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