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填充网袋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6h】

骨填充网袋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患者介绍

2、数据分析

结果

典型病例

1、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球囊)

2、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球囊)

3、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骨填充网袋)

4、T12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填充网袋)

讨论

1、临床上不同方法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

2、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比较

3、骨填充网袋的临床优势

4、麻醉的选择

5、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6、多个椎体骨折及责任椎的判断

7、骨水泥的注射剂量

8、并发症

9、穿刺进针入路的选择

10、PKP的止痛机制

11、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填充材料

12、椎体成形术后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骨填充网袋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表现为骨骼骨量丢失,骨显微结构异常,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是胸腰椎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传统手术治疗能使椎体高度得到一定恢复,但创伤大,操作困难,病人难以耐受,且并发症较多。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对于采取微创手术治疗OVCF是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方式,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等,通过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达到加强椎体骨质、缓解疼痛、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微创治疗能快速的缓解患者疼痛,且其创伤较小,病人可以忍受,并能有效恢复椎体的高度和功能;但是,其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骨水泥渗漏,不能应用于椎体后壁不完整的骨折等。因此,一种新型的,既可以满足治疗效果,又可以减少骨水泥外渗的医学材料----骨填充网袋(bone filling mesh container,BFMCs),对于其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在临床上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骨填充网袋作为一种新的手术器械,在植入到由骨扩张矫形器切割形成的空腔后,向骨填充网袋内灌注骨水泥,利用骨填充网袋的包裹作用抬升椎体并防止骨水泥外溢,使少量骨水泥通过网眼渗入到骨小梁间隙,形成微观绞锁,达到加固椎体的目的。
  目的:
  通过测量骨填充网袋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伤椎高度的恢复程度和Cobb角的变化,以及评估其疼痛评分(VAS法),探讨临床骨填充网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优点。
  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34例,其中球囊组30例,网袋组4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在65岁。所有病人术前胸腰段X光片均有椎体压缩性骨折表现,而且合并椎体骨质疏松改变。术前30例病人胸腰段CT椎体后壁平整,无骨块凸向椎管内,2例病人腰段CT椎体后壁证实有较小骨折块。在MRI的加权图像上,对于椎体的新鲜骨折,特别是位于胸腰段,在T1上为低信号,而T2则为高信号。所有病人术前无下肢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记录术前及术后、术后3天、1月疼痛评分(VAS法)并对伤椎高度及Cobb角进行测量。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评估伤椎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球囊组和网袋组在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恢复伤椎椎体高度、纠正Cobb角方面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但球囊组有五例发生骨水泥外渗,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网袋组没有一例发生骨水泥渗,且在术中注射骨水泥也更加安全。
  结论:
  骨填充网袋在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中能更加有效的减少骨水泥的外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更加可靠。骨填充网袋的包裹作用,可保证术中注射骨水泥的剂量更加充足,且也更加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