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掺杂氧化锌薄膜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
【6h】

掺杂氧化锌薄膜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 ZnO的晶体结构

1.3半导体的能带理论

1.4 ZnO的缺陷

1.5 ZnO的性质与应用

1.5.1 ZnO的光电特性

1.5.2压电特性

1.5.3气敏和湿敏特性

1.5.4 ZnO基稀磁特性

1.6掺杂对ZnO薄膜性能的影响

1.7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ZnO及Mn、Co掺杂ZnO薄膜

2.1引言

2.2薄膜制备方法

2.2.1磁控溅射

2.2.2脉冲激光沉积(PLD)

2.2.3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组成

2.2.4分子束外延(MBE)

2.2.5溶胶-凝胶法

2.3薄膜制备

2.3.1溶胶-凝胶法制耙材

2.3.2 PLD生长薄膜

2.3.3制备ZnO薄膜实验参数

2.4薄膜性能表征

2.4.1 X射线衍射

2.4.2能谱分析

2.4.3原子力显微镜(AFM)

2.4.4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

2.4.5分子荧光光谱

第三章影响ZnO、Zn1-xMnxO和Zn1-xCoxO薄膜结构的因素及其结构表征

3.1衬底温度对ZnO薄膜结构的影响

3.2 Mn掺杂对ZnO薄膜结构的影响及其X射线衍射分析

3.3 Co掺杂对ZnO薄膜结构的影响及其X射线衍射分析

3.4薄膜组分的能谱分析

3.4.1 ZnO能谱分析

3.4.2 Zn0.8Mn0.2O薄膜的能谱分析

3.4.3 Zn0.8Co0.2O薄膜的能谱分析

3.5薄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3.5.1衬底温度为350℃的ZnO薄膜的AFM分析

3.5.2 Zn0.8Mn0.2O薄膜的AFM分析

3.5.3 Zn0.9Co0.1O薄膜的AFM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ZnO、Zn1-xMnxO和Zn1-xCoxO薄膜的光致发光

4.1薄膜的光致发光原理

4.2 ZnO薄膜的PL谱

4.3 Zn1-x MnxO薄膜的PL谱

4.4 Zn1-xCoxO薄膜的PL谱

本章小结

第五章Mn、Co掺杂ZnO薄膜的透过率

5.1材料的透光性

5.2 Zn1-x MnxO薄膜的透过率

5.3 Zn1-x CoxO薄膜的透过率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氧化锌(ZnO)是一种多功能宽带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激子结合能为60meV,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它具有良好的透明导电性,非常适合用于制作短波长发光器件。还具有压电、光电、气敏、压敏特性,且易于与多种半导体材料实现集成化,因此在许多方面具有实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工作是ZnO薄膜和Mn、Co掺杂ZnO薄膜制备和光学性质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纯的靶材,利用PLD法生长薄膜,成功地在Si和SiO<,2>衬底上生长了高质量的ZnO薄膜和Mn、Co掺杂的ZnO薄膜,系统的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生长的影响。采用XRD、AFM以及能谱分析对薄膜结构、表面形貌及原子成分进行分析。 XRD测试表明,大部分薄膜都具有高度的c轴择优生长取向性,只有衬底温度过高或Mn、Co掺杂量过大,薄膜结构才发生改变。AFM抽样测试表明,合适的衬底温度和适量的金属原子掺杂可以改善薄膜结晶程度,使薄膜表面比较平整,颗粒比较均匀,薄膜致密性好。能谱分析抽样测试表明,利用Pm技术生长的薄膜基本实现了同组分沉积。 研究了ZnO薄膜和Mn、Co掺杂ZnO薄膜的光学性质,.发现薄膜在波长为380nm、427nm、510nm出现了发光峰,而且427nm处的蓝光峰为主峰。其中衬底温度、掺杂元素和掺杂浓度都对薄膜的发光峰有影响。 此外,还研究了Mn、Co掺杂ZnO薄膜的透光性,发现薄膜的透过率最高可达到90﹪,但随着掺杂量的增大,薄膜的透过率降低。分析认为跟薄膜缺陷浓度有关。而且Mn、Co掺入后,ZnO薄膜的禁带宽度发生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