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6h】

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2.2国内研究现状

2.3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3.1基本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3.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四章 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1西部地区概况

4.2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原则

4.2.1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2.2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3.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4.3.1指标体系的结构

4.3.2指标体系的内容

4.4指标体系的构成与指标说明

4.5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4.5.1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4.5.2数据处理方法

4.5.3主成分分析方法

4.5.4聚类分析法

第五章 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

5.1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5.2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2.1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静态分析

5.2.2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分析

第六章 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6.1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6.2提升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部地区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多变、地质与生态环境脆弱,这使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与生态承载力相对低下的困境。“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一定成绩,然而,其沿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数理统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西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选取1999至2008年的数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期间,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西部各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发现西部各省区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各省区市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次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坚持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利用资源禀赋,重点培育壮大特色优势特色产业。
   (2)在社会发展方面,要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突破口,同时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加快科技进步。
   (3)生态环境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减少污染;建立东西部生态补偿机制;严防污染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