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文体学视角下的英语政治演说分析——以希拉里·克林顿演讲为例
【6h】

女性文体学视角下的英语政治演说分析——以希拉里·克林顿演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ve Points

1.3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

1.4 The Layout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

2.1.1 Functional Stylistic Approach

2.1.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2.1.3 Rhetorical Approach

2.2 Previous Studies on Hillary’s Speeche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Feminist Stylistic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Style and Stylistics

3.2 Levels of Stylistic Analysis of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

3.2.1 Syntactic Level

3.2.2 Lexical Level

3.2.3 Phonological Level

3.2.4 Rhetorical Level

3.3 Feminist Stylistics

3.3.1 Sexual Discrimination at the Level of Lexis

3.3.2 Sexual Discrimination at the Level of Syntax

3.3.3 Sexual Discrimination at the Level of Text

Chapter Four Feminist Stylistic Analysis of Hillary’s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

4.1.1 Phonological Features

4.1.2 Lexical Features

4.1.3 Syntactic Features

4.1.4 Rhetorical Features

4.2 Feminist Stylistic Features of Hillary’s Speeches

4.2.1 Lexical Level

4.2.2 The Syntactic Level

4.2.3 The Textual Level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The Major Findings

5.2 The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5.3 Th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从务实的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到两次角逐美国总统的希拉里·克林顿,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逐渐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这无疑意味着伴随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职业角色、心理体验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媒体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女性声音更加迅速和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女性的话语建构将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连接得更加紧密,女性发声有了更高更广更大的平台。女性在文体建构和话语策略选择方面将以更加积极、正面、自由、公开且有力的方式逐渐打破长久以来男性霸权在语言的使用规范上的独裁和压迫。
  随着女性主义内涵的扩大以及文体学研究内容的日益丰富,女性主义文体学作为社会文化文体学的分支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而作为公众演讲次语体之一的政治演说,亦随着新媒介与新技术时代的飞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中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多见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采用反面视角,注重文本中语言结构所蕴含的性别歧视现象;而基于非文学文本语料进行的研究却又多从功能语法或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社会历史文体学为视角的很少,以女性主义文体学的视角出发来探讨非文学文本的研究几近没有。因此,本文以女性主义文体学为视角对英语政治演说所做的探讨将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充盈和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本文以希拉里的数篇政治演说为语料,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女性主义文体学为理论框架,按照“描写—阐述—评价”步骤,在回顾英语政治演讲文体特征基础上,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来讨论女性文体特征及文本中的性别歧视和权利意识的表现形式,对希拉里政治演讲进行分析,揭示其独特文体特征,揭示其文体特征后所隐含的女性意识的自信流露。最后文章将基于文本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女性地位和角色的不断转换以及对于女性主义文体学日趋扩大化的界定,对目前女性主义文体研究方面的局限和瓶颈进行讨论,提出建议和启示。
  通过分析与研究,本论文结果总结如下:
  首先,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希拉里政治演讲具备的基本的文体特征有:在语音层面,频繁使用缩约词,使语体更亲民,有利于塑造平易近人的公众形象;大量使用头韵,赋予文本音乐美,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在词汇层面,频繁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以增强文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大量使用大词、难词,提高演讲的正式程度;抽象词的频繁使用以塑造充满热忱的政治形象,利于激发听众共鸣。在句法层面,大量使用长句,提高表达的严肃性;除公共演讲常用句型外,频繁使用疑问句,使演讲更加生动且易于吸引听众注意力。
  第二,作为世界杰出女性代表之一的希拉里在其政治演说中展示了其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在文体上的表现有:词汇层面,大量选用男性表达方式及褒义词汇;在句法层面,大量使用反性别刻板印象的隐喻;比起其他的及物性过程,使用更多的物质过程以体现女性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语篇层面,采用积极的女性视角,塑造完整真实的女性形象。
  第三,随着对女性主义文体学日趋扩大化的界定,目前女性主义文体研究方面存在着以下局限和瓶颈: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上,多以文学作品为语料,集中分析文本中性别歧视语;研究思路上,大多将女性预设为性别歧视的受害者,采用负面视角;研究方法上,多为定性研究。
  第四,对日后研究的启示和建议:研究范围上,除文学作品外,应包括信息时代的各种非文学文体、非文字文体;研究内容上,应综合不同学科成果,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应综合多个视角出发,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