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为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6h】

行为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缩略语表

文献回顾

实验部分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 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脑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有相应的运动、感知觉及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源于血流中断所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随着1992年Reynolds从成鼠纹状体内分离并培养出神经干细胞,人们发现多潜能的神经干细胞不仅终生存在于各类哺乳动物包括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内,而且成体脑内也存在持续的神经发生。研究发现,各种攻击包括脑缺血能刺激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生发区或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神经发生的脑区增殖,并迁移到损伤区,分化为神经元,这也是脑可塑性的重要基础。这些发现使人们利用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性疾病成为可能。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数量较小,同时它的增殖、迁移分化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故如何能够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也是神经干细胞用于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难点之一。 海马是研究脑损伤的重要脑区,在全脑缺血时经常累及。海马损伤所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在大脑缺血损伤所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中最为持久,也最难恢复。同时,海马是一个具有可塑性的脑区,海马的齿状回区是成体脑内主要的干细胞池。故本研究应用光化学法制作大鼠海马梗死模型,以观3察该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规律。 行为学训练是康复训练的一种,在既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它可以促进各种脑保护因子(如NO,HSP70等)的表达增加,促进脑损伤后的自我修复,从而改善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大脑的可塑性。但行为学训练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 神经生长因子是重要的脑保护因子,研究表明,NGF对于神经细胞的再生、迁移和分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显著减少脑损伤后锥体细胞的萎缩,对脑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发挥着重要作用。故目前,NGF已经成为脑缺血性疾病治疗研究的重点 本实验通过光化学法建立大鼠海马梗死模型,然后给予行为训练,观察行为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行为训练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联系,为临床脑卒中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分两个部分: 1、行为学训练对单侧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影响的研究 102只大鼠随机分为将102只大鼠随机分为训练3d、7d、14d、21d、28d、35d、42d、49d组;制动3d、7d、14d、21d、28d、35d、42d、49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小组各6只。造模1d后开始分别给予行为训练或制动,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Nestin蛋白的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以及PSA-NCAM的表达(迁移能力)。结果显示:(1)正常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均有一定的PSA-NCAM和Nestin蛋白表达;(2)在梗死侧,训练7d组至28d组PSA-NCAM的表达高于制动组(P<0.05),而训练14d到49d组Nestin的表达也高于制动组(P<0.05);(3)在梗死对侧,训练28d组PSA-NCAM的表达高于制动组和正常组;同时训练21d至35d组Nestin的表达也高于制动组和正常组(P<0.05)。 42、行为学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海马区NGF表达影响的研究 102只大鼠随机分为训练3d、7d、14d、21d、28d、35d、42d、49d组;制动3d、7d、14d、21d、28d、35d、42d、49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小组各6只。造模1d后开始分别给予行为训练或制动,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区NGF的表达。结果:(1)正常大鼠海马区有一定的NGF表达;(2)在梗死侧,训练组和制动组NGF的表达均有所增高,其中训练7d组至21d组的表达要高于制动组(P<0.05)。(3)在梗死对侧,仅训练14d组的表达高于制动组和正常组(P<0.05)。 总之,行为训练可以促进单侧海马梗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