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研究
【6h】

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选题意义

1.2相关研究综述

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1.3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研究方法

1.3.2创新之处

第二章 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形成动因

2.1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2.1.1历史小说对农村调查思想的影响

2.1.2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与实地考察精神的影响

2.1.3湘籍师友对青年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影响

2.1.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村调查热的影响

2.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

2.2.1马克思、恩格斯的调查研究思想

2.2.2列宁的调查研究思想

2.3毛泽东的自身经历分析

2.3.1成长于农村的经历

2.3.2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并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第三章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具体实践

3.1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3.2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3.3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3.4 1961年毛泽东亲自组织农村调查

第四章毛泽东与其他学派农村调查思想之比较

4.1中国农村社会调查概述

4.1.1以晏阳初、李景汉、梁漱溟为代表的农村改良派的调查思想

4.1.2以费孝通为代表的高等院校派的农村调查思想

4.1.3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的调查思想

4.1.4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

4.2毛泽东与各农村学派之比较

4.2.1农村调查原因之比较

4.2.2改造农村路径之比较

第五章 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启示

5.1农村调查与中共成长中的曲折历程

5.1.1陈独秀的机会主义路线

5.1.2王明的教条主义路线

5.1.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错误

5.2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现实启示

5.2.1新形势下继续弘扬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5.2.2学习运用毛泽东农村调查的思想方法,解决三农具体问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关注农民问题并从事农民运动的人,一生极为重视农村调查。他躬身实践,对中国农村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整理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村调查》等农村调查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新民主主义论》等哲学专著。毛泽东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认识和主张,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长期坚持农村调査的结果,农村调查思想在当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整篇文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释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研究方法、创新之处。文章第二部分为正文,共有四章。第二章分析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形成动因,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自身经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主要阐释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具体实践过程,在查阅《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年谱》、《毛泽东研究活动简史》、《中国社会调查简史》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青年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61年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活动展开系统论述。第四章是文章核心,笔者概括总结了以晏阳初、李景汉、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以费孝通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调查思想,并从农村调查原因、农村调查方法、改造农村路径等方面对毛泽东与其他学派的农村调查展开对比。试图通过对比,肯定毛泽东关于农村认识的合理性,改造中国社会方案的正确性,并汲取其他学派复兴乡村的有益探索。第五章重点探讨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启示,总结其历史地位。新形势新阶段,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仍有深刻启迪。

著录项

  • 作者

    王婷婷;

  •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渠桂萍;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村调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