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对高血压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6h】

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对高血压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及其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个人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HRV)在高血压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变化以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患者384例,均为窦性心律,并于24小时Holter监测中记录到至少1个可用于HRT分析的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其中伴偶发室早患者138例,分为偶发组;伴频发室早患者125例,分为频发组;将发生非持续性室速(简称室速)的121例患者中24h发生1次室速的70例患者分为室速组,24h≥2次室速的51例患者分为室速风暴组(简称风暴组);选择7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都行24hHolter记录分析,软件自动计算出HRT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以及HRV的时域指标SDNN、心率变异三角指数(TI)并进行均值、阳性率比较。随访所有入选患者,记录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并以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作为终点事件,根据终点事件将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分析比较HRT和HRV的均值、阳性率以及对各指标及影响因素做相关分析,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功能分析以及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来评价各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 结果:①高血压各组患者有明显的HRT减弱和HRV降低,表现为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SDNN、T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HRT0级显著低于对照组,HRT1级、2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②高血压伴频发室早、室速、室速风暴的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受外源性的影响较内源性的影响明显,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③死亡组患者有显著的HRT减弱和HRV的异常。④HRT与HRV有良好的相关性,表现为TO与TI负相关,TS与SDNN、TI正相关。TS、SDNN、TI与平均心率和年龄负相关,TI与室速阵次负相关。⑤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O<0较TO≥0的近、远期累计生存率高(Breslow14.89,P<0.001;LogRank22.61,P<0.001);TS>2.5ms/RR的近、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TS≤2.5ms/RR(Breslow10.25,P<0.001;LogRank12.54,P<0.001);HRT2级即TO与TS均异常的近、远期累计生存率较HRT0、1级明显降低(Breslow27.76,P<0.001;LogRank34.45,P<0.001):TI>25的近、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TI≤25(Breslow8.726,P<0.005;LogRank8.738,P<0.005)。⑥Cox比例危险回归单变量分析显示:TO与TS均异常是最强的危险预测因素,其次为TS≤2.5ms/RR,TO≥0,mHR>80次/分,TI≤25;在多变量分析中,TO与TS均异常是唯一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⑦TO与TS均异常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O、TS、SDNN、TI。T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O。 结论:1.高血压各组患者都有HRT现象减弱和HRV明显减低,提示这些患者均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2.高血压伴频发室早、室速、室速风暴的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受外源性的影响较内源性的影响明显,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3.死亡患者有显著的HRT减弱和HRV的异常。4.HRT与HRV有良好的相关性。5.TO与TS均异常是预测高血压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