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德国、日本人才资源引入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h】

德国、日本人才资源引入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及研究创新点

1.1.3 概念界定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1.3.1 研究框架

1.3.2 章节安排

2 相关研究成果回顾及文献综述

2.1 有关人才战的研究综述

2.2 有关德国人才政策的研究综述

2.3 有关日本的人才政策研究综述

2.4 我国人才政策方面的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3.德、日、中人才资源引进政策、措施解读

3.1 德国人才资源引进政策分析

3.1.1 移民法案的实施

3.1.2 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际优秀人才

3.2 日本人才资源引进政策分析

3.2.1 日本人才引进的政策概述

3.2.2 日本欢迎留学生的相关政策措施

3.2.3 日本高等教育基地政策

3.2.4 日本对外国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引入政策

3.3 中国人才资源引进政策的分析

3.3.1 中国“千人计划”

3.3.2 中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3.3.3 中科院“百人计划”

3.3.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3.5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4.德、日、中人才资源引入政策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德、日、中人才资源政策和措施比较分析

4.2 对我国的启示

5.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种信息的爆发式增长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其实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先进与否决定综合竞争力的高低。而人才正是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者和引领者。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追根溯源是对人才的竞争。尤其在“人才战”爆发以来,人才越来越国际化,对其的竞争愈发激烈。因此,制定和实施人才资源政策和措施就变得非常紧迫。各国学者对人才资源政策措施的研究正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方向,也为我国人才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启示。
   本研究正是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人才资源的引进政策进行研究。研究首先收集大量资料,详细解读了德国、日本和我国的人才资源引进政策,之后进行对比研究,为我国人才资源引入政策提供启示。德国、日本人才资源政策主要特点:1.德国的主要方式在于移民法的修改和完善、奖励制度的完善以及一些其他配备良好软环境和优质硬件设施的人才吸引计划。2.日本的主要方式则在于留学生的吸引、教育制度的改革等教育培养方面,主要从早期就开始吸引人才,抓住人才。3.我国称得上是人口大国,但缺称不上是人才资源大国。我国人才早期流失现象严重,所以我国现在的“长江学者计划”、“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政策更多集中于出国留学或已定居于海外的外国籍华人。在以上解读之后,本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相比德国和日本的同时注重对海内及海外人才引入的情况,我国现阶段更注重海内人才的吸引;2.相对德国宽松的移民政策和日本正在逐步放开的移民政策,现阶段来说我国国籍对外国人来说还是较为难获得;3.在对研究的投入方面,不得不说,各国都不遗余力的给予全力支持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本研究在通过政策解读以及比较研究之后,结合我国国情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实际工作提出的问题,得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1)引进人才的国籍变更手续繁杂;(2)引进人才的生活保障不足;(3)不完善的政策环境;(4)引进人才具有“水土不服”问题;(5)需求的人才类型不明确。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我国“无大师”的现象。针对以上专家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而提出的问题,结合专家的建议,经过思考,提出以下可能对引进人才工作有意义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1)发挥企业的引才作用;(2)明确引入人才的类型;(3)抓住时机,落实引入人才的工作;(4)对在企业从事技术开发的人才,采取特殊的评价标准;(5)软环境建设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至关重要;(6)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适度的优惠政策对吸引人才有很大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