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6h】

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的新内涵

第二章目前我国民族主义意识的建构环境与存在问题

第三章治理我国民族主义意识的理性选择

第四章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发展的选择路径

结论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主义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承诺书

展开▼

摘要

民族主义关注的重心在民族国家,但就民族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来说,历史上民族国家刚刚开始建立时期的民族主义和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就有很大的差别,全球化的特点是跨越民族国家边界,而且民族主义本身又和不同的地区文化社会环境结合,这样一来,中国目前的民族主义意识与其他地区的民族主义意识就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出东西方民族主义的本质性差别,认为在欧盟的框架内发展起来的民族主义已经是一种丧失了其原有的政治诉求的民族主义,而在东亚民族主义则和亚洲近代以来的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结合,产生了一种应激型的,保守型的民族主义,它保护了东亚各民族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特质,为东亚各个国家提供了一种政治上的合法性。但是目前我国的民族主义意识还面临着来自超国家的、次国家的认同意识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我国民族主义意识发展中的问题,那么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就有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而这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意识必将给我国带来消极的影响。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我国对于国家主权有着比较强烈的依赖,正是我国这种民族主义发展类型和阶段的差异导致了我国在未来的民族主义意识有着不同的选择。而能否形成开放、温和、理性的民族主义意识则影响了我国政治的现代性,也决定了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和前途。第一部分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新内涵。民族主义是共有的历史、文化、观念、政治态度和地区意识,分析了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以及中国新民族主义意识的内涵和特征;第二部分指出了目前我国民族主义意识的建构环境与存在问题,并用层次分析法从超国家、国家以及次国家的角度审视我国民族主义意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则从我国民族主义意识整合的选择模式分析了民族主义与中国政治的现代性的关系。第四部分从我国的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指出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发展的选择路径。 结论是全球化的发展,不但向我国的历史传统和固定特性的国家观念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我国所具有共同价值观的观念也提出了质疑。以“大同”为核心理念的传统文化必然为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和平共处注入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也可以为我们的民族主义意识提供一种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选择,它既强调了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又是一种主张国内和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