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西洋传统和声在我国五声性曲调和声编配中的应用
【6h】

论西洋传统和声在我国五声性曲调和声编配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简述西洋传统和声

1.1和声的功能性特征

1.2和声的色彩性特征

1.3和声的布局性特征

第二章 简述我国五声性曲调

2.1五声音阶

2.2五声性的七声音阶

2.3我国传统的三种七声音阶

2.4五声性七声音阶的调式色彩

2.5五声性调式的主要特征分析

2.6调式、调性的双重性与游移性

2.7五声性调式的转调

第三章 论民族和声手法

3.1关于和弦结构的分析

3.2变音和弦的应用

3.3五声性调式和声序列的设计

3.4针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展开▼

摘要

本篇论文由传统和声的风格特征引入,重点分析了传统和声的三大特点:功能性、色彩性、布局性;并承接以我国五声性曲调的具体结构分析,主要针对调式结构以及调性关系进行说明:最终着力于民族和声手法的总结与探讨,并以具体的作品分析进行佐证。
  在论文的第一章节中,针对和声的色彩性特征,不仅对和声所展现出的浓淡、明暗、清浊等色彩特征进行分析,而且引申出一个更为抽象的层面,即和声所表达出的情感色彩,针对情感色彩的具体分析,将使我们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与透彻:
  在论文的第二章节中,对五声调式的音阶、调式、调式特性音及其调性关系进行分析,在分析中,注重它与西方大小调的对比与联系:
  在论文的第三章节中,针对民族和声的具体手法进行理论的探究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说明。其中在理论研究上重点针对作品的风格进行归类,对和弦结构的多样化进行总结,对变音和弦的用法进行说明;在作品的分析上,针对作品的具体内容进行和声运用手法上的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