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6h】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自我效能感

1.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1.3 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

1.4 亲社会行为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设计

2.4 研究工具

2.5 研究程序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3.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3.4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4.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4.4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4.5对策与建议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附录B

展开▼

摘要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务或实现某一目标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反映在情绪调节与人际关系上就是个体对自己把握情绪和人际关系的自信心。一般的自我效能感可以用来预测个体的行为方式,但对于不同的情境和领域中,个体做出的不同行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却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把自我效能概念引入具体领域,以此来解释具体情境下的具体行为。因此,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的进一步研究既是对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深化,又是在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方面研究的拓展。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对个体自身并无好处,但却能够给他人带来利益的行为,是个体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受认知过程、情绪状态和人格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之前两个效能感研究的基础上加入对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不仅是对当前关于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理论的丰富,更是对亲社会行为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化。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可以为大学生调节自身情绪、把握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三个变量的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其中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个体间差异最小,得分也最高。
  (2)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三个变量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3)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不同变量的维度之间除个别外也都存在显著相关。
  (4)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都能对亲社会行为起到预测作用,而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又能够通过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对亲社会行为的起到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