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英隐喻的诠释:从概念隐喻理论到整合理论
【6h】

中、英隐喻的诠释:从概念隐喻理论到整合理论

代理获取

摘要

作为一种传统的修辞格,作为一种由于能力或知识有限而不为普通人所驾驭的语言能力,在过去的两千年里,隐喻一直是学者和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Lakoff 和 Johnson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于1980年的发表,隐喻的重要性在更多的领域罩显现出来了。它不再是被看作修辞格,而是一种思想格,因为它已经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换句话说,人们的概念体系本身就是隐喻性的。 本论文主要研究与隐喻相关的两大理论:其一是由Lakoff和 Johnson 创立的概念隐喻理论(CMT);其二是由 Fauconnier 和 Furner创立的整合理论(BT)。在研究大量的规约隐喻,或者说是死隐喻的基础之上,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的存在,而且他们认为概念隐喻就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系统映射。而Fauconnie r和Turner则认为是概念整合为人类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并使其实现成为可能,而且,他们还认为整合是人类语言、文化、宗教乃至科学的起源所在。尽管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同,但是他们都视隐喻为概念层次上的现象,而不仅仅是语言表达。 作为意义构建的一个中心元素,映射是隐喻诠释方面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是基于这两种理论之上的映射却各有不同。就概念隐喻理论而言,映射就是单一地从始源域到目标域。而整合理论的映射却要显得复杂得多,因为它有四个空间域,而且决定推断方向的是映射本意。除此之外,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之下的映射能够很好地诠释概念隐喻,却不能同样合理地诠释某些新隐喻。而整合理论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合理论就要优越于概念隐喻理论。将二者进行对比不是为了分出孰优孰劣,而是在于更好的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对隐喻进行全方位诠释,对概念进行全面理解。 本文在这两种理论框架之下对一些具体的中英隐喻从映射方面进行了分析诠释。通过这些分析,意在展示人们概念体系的隐喻性以及探索将这两种理论相结合在隐喻诠释方面的巨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