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半滑舌鳎摄食机理的研究
【6h】

半滑舌鳎摄食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半滑舌鳎摄食行为感觉作用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半滑舌鳎的捕食特征

2.2感官消除或抑制对半滑舌鳎日摄食量的影响

2.3半滑舌鳎特定感官对猎物刺激的行为反应

3结论

第三章半滑舌鳎仔、稚鱼视网膜结构与视觉特性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2.1不同发育时期半滑舌鳎视网膜主要层次的形态结构

2.2视网膜上视锥细胞(C.)、神经节细胞(G.)和外核层细胞核(O.N.)的分布数量及其数量比

2.3最小分辨角(α)

3讨论

3.1半滑舌鳎早期阶段视觉发育与其生态习性的适应性

3.2半滑舌鳎早期阶段视觉发育与其摄食行为的关系

图片说明

第四章半滑舌鳎侧线器官和无眼侧皮肤表面特殊结构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2.1有眼侧侧线管系统

2.2无眼侧乳头状突起(Papilla)和管状粘液分泌系统

3讨论

3.1有眼侧侧线管系统的形态功能学

3.2无眼侧乳头状突起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推测

3.3无眼侧管状粘液分泌系统的功能

图版说明

第五章半滑舌鳎嗅觉器官形态结构的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2.1部分长度和计数形状及其比值

2.2半滑舌鳎嗅觉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

2.3嗅囊内不同部位嗅板表面微观结构观察

3 讨论

3.1鱼类嗅觉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关系探讨

3.2.半滑舌鳎嗅觉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关系

第六章半滑舌鳎口咽腔味觉器官的形态、分布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口咽腔味蕾的形态和分布

2.2口咽腔味蕾的行为反应

3讨论

3.1鱼类味蕾的形态功能学

3.2半滑舌鳎口咽腔味蕾对捕食习性的适应意义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完成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半滑舌鳎是我国特有的底栖大型名贵鱼类,自然分布于我国沿海,以渤海、黄海为多。目前,由于具有良好的市场经济价值,有“富贵鱼”、“海洋中的黄金”之称。为解决半滑舌鳎摄食难题,促进半滑舌鳎摄食,本论文采用行为学、营养生理学和组织学研究方法,对半滑舌鳎的摄食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得结果与结论如下: 1.半滑舌鳎摄食行为感觉作用的研究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特定感官消除或抑制方法和特定感官刺激方法对半滑舌鳎摄食行为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主要依靠侧线摄食,其侧线主要对猎物的低频振动起反应;嗅觉起辅助作用,头部各边缘部位和躯干中上部各鳍具有部分作用;视觉在捕食中的作用不大,味觉在食物吞咽过程中起很大作用。 2.半滑舌鳎视觉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机理 对1-50 d半滑舌鳎仔、稚鱼视网膜和全长50 mm的半滑舌鳎幼鱼视网膜结构和视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仔鱼阶段感受细胞主要为高密度的单锥,视杆细胞和双锥细胞出现的较晚。随其生长发育,视锥和神经节细胞密度降低,视杆细胞密度增加。相关数据表明,20-31 d是视网膜结构和视觉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过渡时期,这是与半滑舌鳎从浮游生活到底栖生活生态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半滑舌鳎内核层结构特殊,50mm时只有1层水平细胞,属感光系统不发达类型,双极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共4-5层,但不可分辨:内核层细胞层数的减少,基本上没有分化的水平细胞、双极细胞和无长突细胞,说明半滑舌鳎视网膜的光敏感性不高。半滑舌鳎仔鱼浮游生活阶段视敏度较高,视觉在捕食行为中具有重要意义:底栖生活后,视敏度和光敏感性都较差,视觉在捕食行为中不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3.半滑舌鳎机械感觉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机理 以光镜和扫描电镜手段对半滑舌鳎有眼侧侧线管和无眼侧皮肤表面的特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眼侧:半滑舌鳎侧线孔圆形,孔径与所在部位侧线管径相同,孔上并连有一胶质管,这种特殊结构可提高管道内感觉器官(管道神经丘)的敏感性。半滑舌鳎口腔附近的侧线管管径及侧线孔孔径较其它部位大,侧线孔密度高,认为口腔附近侧线管道内的感觉器官(管道神经丘)的敏感性较其它部位高,在鱼类捕食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无眼侧:在头部粘液管皮肤表面镶嵌着一种乳头状突起(Papilla),其典型特征是在表面被覆一盾牌状结构结构。根据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作者推测,这可能是半滑舌鳎特有的一种触觉器官,并在其摄食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4.半滑舌鳎化学感觉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机理 4.1 嗅觉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机理 采用测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半滑舌鳎嗅觉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有眼侧和无眼侧椭圆形嗅囊的长度及其所包含嗅板的数目不同,嗅囊不同部位嗅板的表面形态存在差异。仿照Yamamoto(1982)感觉区和非感觉区在嗅板表面的四种分布类型,作者把嗅囊前部和后部嗅板分别定为Ⅰ′和Ⅳ′型(图5),并认为Ⅰ′嗅板的嗅觉灵敏度稍次于Ⅰ型,Ⅳ′型嗅板的灵敏度次于Ⅳ型(图4、图5);综合半滑舌鳎嗅囊长径与眼径比、嗅板的数目、嗅板表面感觉区与非感觉区的分布类型,作者认为,半滑舌鳎属于嗅觉较为发达的类型。 4.2 味觉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机理应 用扫描电镜观察和行为学实验方法对半滑舌鳎口咽腔味蕾的形态、分布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半滑舌鳎口咽腔味蕾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位于上颌前部吻勾内表面及舌上表面前、中区,吻勾内表面味蕾为Ⅰ型味蕾,舌上表面味蕾主要由Ⅱ型味蕾组成;行为学实验发现:半滑舌鳎吻勾内表面和舌表面的味蕾对食物味道和软硬度均非常敏感,仅吞食具有一定味道和软硬度的适口性食物。扫描电镜和行为学实验的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口腔内的Ⅰ型和Ⅱ型味蕾都具有机械感觉和化学感觉功能。 5. 结论和建议 5.1 综合上述行为学研究、营养生理学研究和组织学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在自然海域,半滑舌鳎主要依靠侧线摄食,嗅觉起辅助作用,视觉在摄食中的作用不大,味觉在食物吞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即使组织学研究表明嗅觉较为发达,作者仍坚持行为学和营养生理学的研究结果,即侧线机械感觉在半滑舌鳎摄食行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半滑舌鳎无眼侧头部存在的乳头状突起(Papilla),作者推测,这可能是半滑舌鳎特有的一种触觉器官,并在其随机性取食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5.2 研究半滑舌鳎摄食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其摄食难题。由于半滑舌鳎主要依靠侧线摄食,嗅觉起辅助作用,因此,对半滑舌鳎营养策略问题的研究,建议从在饵料中添加幼食剂增强嗅觉刺激和强化侧线刺激两方面考虑,从而达到促进摄食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