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DNA条形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海参种类的研究
【6h】

基于DNA条形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海参种类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海参是我国传统的海洋食物和药物资源。近年来,随着对海参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发现海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促进造血功能、抗凝血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效,海参及海参产品也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参胶囊、即食海参、海参口服液等产品的出现,丰富了海参产品的种类,进一步提升了海参的价值。传统的海参鉴定方法主要依据海参的外部形态和解剖特征,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加工后的海参的种类鉴定。因此建立快速、简便的海参种类鉴定方法,对于规范海参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对加快海参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DNA条形码概念的提出,基于DNA条形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种类鉴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研究了海参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用于海参种类鉴定的可行性。利用DNAstar6.1、DNAMAN6.0和MEGA4.1软件对海参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计算不同海参的碱基组成,海参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分别利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海参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同种海参不同个体在系统树中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表明以COⅠ基因作为海参DNA条形码进行种类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DNA条形码的基础上,建立了斑点杂交方法用于四种常见经济海参种类的鉴定。首先利用DNAStar6.1对加州拟刺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北大西洋瓜参(Cucumaria frondosa),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及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四种海参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然后采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四种海参的特异性探针,用于斑点杂交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设计的四条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度可达100ng,能够实现四种海参的准确鉴定。
   根据对四种海参线粒体COⅠ基因的比对结果,采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合成了四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多重PCR方法用于四种海参种类的鉴定。仿刺参、梅花参、加州拟刺参和北大西洋瓜参的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212bp、301bp、261bp和358bp,能够通过电泳得到区分。对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组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度达到ng级;对不同海参的混合样品进行多重PCR鉴定,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同时检测混合样品中的所有海参种类。表明多重PCR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海参种类鉴定方法。
   采用DNAMAN6.0对加州拟刺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北大西洋瓜参(Cucumaria frondosa),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梅花参(Thelenotaananas)及辐肛参(Actinopyga lecanora)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分析,建立酶切图谱,选择BamHⅠ,KpnⅠ,PstⅠ,XbaⅠ,Eco31Ⅰ用于五种海参的PCR-RFLP的分析。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对五种海参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酶切,酶切结果与分析结果吻合,没有非特异性酶切条带的出现。对不同海参的混合样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R-RFLP方法能同时鉴定两种海参。说明建立的PCR-RFLP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海参种类鉴定方法。
   分别采用斑点杂交、多重PCR、PCR-RFLP方法对四种海参的不同加工样品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论文建立的三种方法中,多重PCR鉴定的准确率最高,达到了100%,PCR-RFLP方法其次,为87.5%,斑点杂交方法为75%。
   综上所述,本论文建立了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用于海参种类的快速、准确鉴定,三种方法的建立,为构建海参鉴定体系,实现海参产品的种类鉴定,规范海参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