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教师专业化理念下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索——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
【6h】

我国教师专业化理念下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索——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前言

2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

4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确立

5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现状与分析

6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7结语

8引文注释

9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我国的师范教育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支撑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师教育制度仍是以独立定向型为根本特征的。几十年来,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大批体育师资、保证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国际体育教师教育开放化、专业化、一体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而且,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职前阶段和学历教育,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事业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研究以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对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全过程提供支持,它培养的体育教师应该是体育理论知识牢固、运动技能专长、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理论扎实、教育技能专长并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在传播知识、传承文化过程中产生知识、启发思考、指导深究、促进发展。它要求体育教师终身学习,防止知识老化、思想僵化和教法退化,培养的是“临床诊断型”、“研究型”、“专家型”体育教师,它是同多元化、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体育教师教育模式。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1)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确立;(2)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现状分析;(3)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 本研究采用了(1)文献资料法(2)专家访谈法(3)调查法。 在本研究条件下,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体育教师教育要在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和终身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一体化体育教师教育体系。 2.体育教师教育现状为:(1)体制上相互分离、各自为政,造成了职前和职后分割状态和资源浪费;(2)职前教育存在具有终极性特征,与基础教育改革相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养成和终身化学习的养成;(3)职后教育存在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制度不完善,具体实施不全面,课程设置与实际联系不密切等问题;(4)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不是很重视,“见习期”形同虚设。 3.体育教师教育是职前、入职、职后连续、系统和一体的过程。分别从观念、目标、课程、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一体化构建。 (1)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是构建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前提,需要更新的观念是教师专业化理念和终身教育思想。 (2)目标一体化是根本。体育教师培养的总目标是通过职前、入职、职后这三个阶段共同实现的,它们既具有共性,都是为了培养适应开展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体育教师,又因所处的体育教师职业周期阶段不同而各自具有其特殊性。 (3)课程一体化是基础。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整合职前教育课程与职后教育课程的优势,前后衔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优化组合,以达到培养、培训教师的目的。 (4)管理一体化是保障。应该从机构管理、资格认证制度和师资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构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任务交给统一机构承担,完善和规范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一支既能负担职前教育、又能承接职后教育任务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并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师入职培训和试任用制度。 (5)评价一体化是监督。应该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具有发展的功能,以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成长。

著录项

  • 作者

    王庆荣;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体育人文社会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志勇;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55.2;
  •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体育教师; 教育模式; 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