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干预——《中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指南》发表前后住院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和调查
【6h】

影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干预——《中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指南》发表前后住院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和调查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5年来我院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病例的病因、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和预后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了解我院CHF病因、治疗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为我科今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资料和依据。 方法:对我院既往5年来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病因、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和预后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 结果:根据我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指南发表前后,分别入选1998年6月-1999年6月和2004年6月-2005年6月两年在我院住院的CHF病例,共363例。男、女所占的比例无差异。2004-2005年CHF住院病例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1998-1999年(P<0.05)。2004-2005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1998-1999年(P<0.01),住院次数也明显少于后者(t=-7.01,P<0.001)。CHF病因的主要有冠心病(CHD)、风湿性心脏病(RHD)、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先天性心脏病。其中以CHD的比例居多,为46.01%。RHD在二个年限所占的比例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4.6, P=0.03),CHD的分布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5.51, P=0.02)。女性以RHD为多( =18.99, P=0.000),男性则以CHD居多( =29.3, P=0.000)。入院时以NYHAⅣ病例所占比例最大(45.7%),随着心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红蛋白(Hb)和血钠(Na+)相应降低(P均<0.05),而QRS波逐渐增宽(P<0.001),血尿酸(UA)和血肌酐(Cr)水平逐渐上升(P均<0.05)。两个年限的临床特点相比很多有明显差别。其中1998-1999年住院病例的心率(HR)较快,收缩压(SBP)、LVEF、Hb和血Na+较低(P均<0.05);而左室舒末内径(LVEDD)较大(P<0.05),QRS波时限延长(P<0.001),三尖瓣关闭不全(TR)也较多(P<0.001);CHF应用药物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制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应用比例越来越高的药物有ACEI、他汀类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P均<0.01)。而洋地黄类制剂、硝酸酯类制剂应用却减少了(P均<0.01)。CHF住院好转率在增加(P<0.001)。CHF住病例的全因死亡率越来越低(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住院病死率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房颤、入院时心功能NYHAⅣ级、QRS波>120ms、Hb<115g/L、血Na+<135mmol/L、LVEF<30%、血Cr>106μmol/L。 结论: CHF住院病例的病因在5年间发生了变化,主要病因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RHD比例明显减少,而CHD则增加了;CHF住院病例的CHF预后危险因素明显改善,表明药物干预治疗疗效显著;对CHF住院病例的治疗以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制剂为主,它们的应用比例明显增加,但是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制剂的应用尚未达到所推荐的应用程度;在我国心衰指南颁布后CHF的住院病死率逐年降低,好转率增加,疗效明显;预测CHF预后的危险因素是入院时的心功能分级NYHA IV级、合并高血压或房颤、QRS波时限、贫血、血钠水平、LVEF和肾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