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放法大鼠子宫内异症模型的建立及雌激素在建模中的作用
【6h】

开放法大鼠子宫内异症模型的建立及雌激素在建模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目录

前 言

实验一、大鼠内异症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附图一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雌激素在建模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附图二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研究进展

一:体外细胞培养模型

二: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开放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可行性、建模特点、建模成功的标准,雌激素在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的作用.
  方法:①模型建立:取37只大鼠,应用开放法及内膜移植法在每一只大鼠体内同时建立 EMS模型,通过肉眼观和内膜组织 HE染色后镜下观来比较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②内膜中MMP-9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内膜组织中MMP-9的表达.③雌激素干预:将37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A组:建模前给雌激素建模后不给雌激素组;B组:建模前不给激素建模后给雌激素组;C组:建模前后均给雌激素组;D组:建模前后均未给激素组,应用移植法建立大鼠EMS模型,观察各组模型的特点,比较各组模型的建模成功率、子宫直径、异位囊肿的体积的大小及组织中MMP-9的表达的强度.
  结果:①开放法建模的成功率为78.37%,与内膜移植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移植法模型主要表现为透亮囊肿,占81.08%,其次为充血或火焰状改变.开放法模型中主要以充血或火焰状改变为主,占40.54%,其次为紫蓝色结节.术后移植法模型中异位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的例数明显低于开放法(P<0.05),开放法模型中有6例发生肠梗阻,明显高于移植法模型(P<0.05).③A、B、C、D四组的建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④四组的肉眼表现相似,C组有7例异位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多于另外三组,B、C、D三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⑤建模时 A组大鼠的子宫直径为0.47±0.035cm,明显大于 D组建模时的子宫直径(0.34±0.033cm).四组大鼠成模后子宫直径与建模时相比较,均显著性的增大,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建模成功后:D组的子宫直径最小,与 A、B、C三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C组的子宫直径最大,与 A、B、D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的子宫直径较 A组增大(P<0.05),有统计学差异.⑥A、C两组异位囊肿的体积无差异,B、D两组的异位囊肿体积也无差异,C组的异位囊肿体积明显大于 D组.⑦在位、异位内膜中均有 MMP-9的表达,异位内膜中MMP-9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C组中MMP-9的表达明显较 A、B、D三组强, A、B、D三组表达无差异.
  结论:①两种模型均有较高的成膜率,开放法建立大鼠EMS模型是可行的.②两种模型各有特点,开放法模型的大体观更类似于人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变,且具有病灶广泛、面积大,建模简单、易行等特点.③开放法模型并发症多,病灶弥散,取材相对困难,对大鼠损伤大,不利于后续的药物试验.④雌激素对建模成功率无影响.⑤雌激素对成膜后的大体临床表现无影响,但可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⑥雌激素可降低移植法建模时手术操作的难度,并对移植法模型中大鼠子宫直径,异位囊肿的体积及MMP-9的表达有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