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能谱成像在定量鉴别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6h】

CT能谱成像在定量鉴别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CT扫描技术及后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2.1肺内良恶性病变的能谱参数对比分析

2.2 肺内炎性与结核性病变的能谱特征参数对比分析

2.3不同病理分型肺癌的能谱特征参数对比分析

讨论

1 肺内良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研究现状

2 宝石CT能谱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3 病理生理学基础

4 CT能谱成像在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5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CT能谱成像技术及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GSI)在肺内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93例肺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男64例,女29例,年龄24-80岁,平均58.94±10.75岁)行能谱CT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数据经GSIViewer软件处理获得能谱衰减曲线图、碘(水)基图、钙(水)基图及Eff-Z图,选取3个连续层面相同大小的感兴趣区,测量并记录平扫病变的Eff-Z和钙含量,增强扫描病变的标准碘含量(与胸主动脉碘含量的比值)和能谱衰减曲线,并根据公式K=(HU40-HU90)/50计算曲线斜率。所获得的数据,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最后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鉴别肺内良恶性病变及其不同病理分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结果: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平扫肺癌的钙含量小于肺内良性病变(P<0.05),并且肺癌的Eff-Z小于肺内良性病变,但二者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86>0.05);增强扫描肺内良性病变的NIC与曲线斜率K均大于肺癌(t=-4.85,-2.76,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四项参数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相差不大。
  肺内不同病理分型病变的鉴别诊断:①肺炎性病变的钙含量小于结核性病变(P<0.05),并且肺炎性病变的Eff-Z小于结核性病变,但二者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678>0.05);增强扫描肺内炎性病变的NIC大于结核性病变(P<0.05),并且肺内炎性病变的斜率K大于结核性病变,但二者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144>0.05);ROC曲线分析发现NIC对肺内炎性及结核性病灶的诊断效能较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100%,AUC=1.00。②平扫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钙含量与Eff-Z比较:鳞癌>腺癌>小细胞癌,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94,9.73,P均<0.05);增强扫描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NIC与斜率K比较:鳞癌>腺癌>小细胞癌,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18,59.78,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斜率K对鉴别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意义较大,对于鳞癌和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的鉴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85%、95%和100%、96%和83%,AUC分别为0.94、0.99、0.91。
  结论:肺内良恶性病变及其不同病理类型的能谱曲线及特征参数均存在一定差异,能谱CT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参数,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有效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