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验条件下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与感染的研究
【6h】

实验条件下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与感染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世界各国养禽业都存在MD,MD首先由匈牙利马立克(Marek)氏于1907年报导。MD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即是宿主、病原和环境管理因素等复合作用的结果。MDV不能垂直传播(Witter et al.,1972),但是,在鸡羽毛囊角质层的上皮细胞、皮屑、鸡舍尘埃、粪便及唾液均可作为传染的来源(Osterrieder et al.,2006; Butter et al.,2007),因此,深入认识MD的水平传染途径对于该病防控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气源性水平传染机制,开展了该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与感染过程监测,建立MDV气溶胶的传染模式。把两个饲养着SPF鸡的正负压隔离器用一根密闭的管道连接。为了客观的评估,进行了两轮实验为Trial-1(T1)和Trial-2(T2)。采用AGI-30采样器收集空气样品,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检测空气样品和羽毛囊样品中病毒DNA;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检测空气样品和血液样品中的MDV。
  隔离器A中的试验鸡(攻毒组G1)在T1、T2试验中,于攻毒后6 dpi羽毛囊中MDV-DNA阳性率为100%,分别在9 dpi、10 dpi从血液样品中分离到MDV;攻毒后12 dpi和14 dpi从隔离器A空气样品中QRT-PCR检测到MDV,在攻毒17 dpi、19 dpi从隔离器A空气样品中分离培养得到MDV,40 dpi、38 dpi隔离器A空气样品中病毒气溶胶浓度达到峰值,浓度为3.84×106 copies/m3空气和6.17×105copies/m3空气;14 dpi从隔离器B空气样品中QRT-PCR检测到马立克氏病病毒DNA,分别在19 dpi、21 dpi开始从隔离器B空气样品中分离培养到MDV;隔离器B中的试验鸡(气溶胶被动感染组G2)分别在24 dpi、28 dpi在羽毛囊样品中检测到病毒DNA,分别在26 dpi、30 dpi检测到病毒血症,在120 dpi G2组羽毛囊病毒DNA阳性率分别为87.5%,86.7%,第三个月为G2组发病高峰期,病毒血症IFA检测阳性率高达70%。
  结果表明感染鸡排出的MDV能够形成气溶胶,并能够传播感染鸡。一旦一个鸡群中有患病带毒鸡,会迅速影响整个鸡群,也能传播到邻近的禽舍和鸡场;建议在养鸡场鸡群,除了淘汰携带病毒鸡外,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及时清除和消毒粪便,对空气进行消毒,清除MDV的来源和切断感染链,尤其对禽舍残留的尘埃处理对于MD的防控十分必要,实现MDV的有效防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