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现况调查及其左右半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6h】

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现况调查及其左右半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及发展不平衡,规范化治疗及预后并非同质化。截止目前,宁夏地区仍缺乏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诊疗方面的相关性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5年收治的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整体分布情况,研究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特征、转移特点、实验室指标、一线治疗情况及近期疗效与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上述因素在左右半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之间的差异性。为宁夏地区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左右半差异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方法: 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2年01月—2017年01月诊治的303例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特征、转移特点、实验室指标、一线治疗及近期疗效的整体情况,然后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上述因素与其预后的关系,最后根据2017版中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诊疗规范将303例患者分为左半结直肠癌(Left sided colorectal cancer,LSCC)和右半结肠癌(Right sided colon cancer,RSCC),通过差异性研究,对比分析所收集的因素在左右半结直肠癌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 1、一般情况:我院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50岁-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59.7%vs 40.3%);汉族多于回族(270例vs29例)。 2、肿瘤特征:部位:直肠高发(165例,占54.5%),左半结直肠癌明显多于右半结肠癌(245例vs 58例);分化程度:中分化为主(67.0%);303例患者中行Ki67检测者164人,其中表达≥50%的有142例(86.6%);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检测者151例,pMMR患者比例明显高于dMMR患者(82.8%vs 17.2%);基因检测:行KRAS、NRAS、BRAF基因检测者18例,其中右半结肠癌3例,左半结直肠癌15例。前者野生型2例,后者野生型8例。 3、转移特点:303例患者发生脏器转移者227例,其中单脏器转移147例(64.8%),多脏器转移80例(35.2%);其余为腹膜转移(38例)及其他部位转移(38例,骨、盆腔);寡转移者121例(39.9%);同时性转移与异时性转移的患者比例相当(50.5%,49.5%); 4、实验室指标:303例患者中合并贫血与低蛋白血症者分别有98例(32.3%)、191例(63%);CEA≥200ng/ml者仅39例(12.9%),其中LSCC 34例(14.9%),明显高于右半(5,8.6%);CA199>27U/ml者111例(36.3%),左半结直肠癌占比稍高于右半(91,37.3%vs 20,34.48%)。 5、治疗及近期疗效:接受化学治疗的患者有265例,其中一线方案以奥沙利铂为主者219例(83.9%),以伊立替康为主42例,4例患者仅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单药化疗(16.1%);LSCC的204例患者近期疗效RR为31.4%(64例),DCR为69.1%(141例);RSCC的57例患者近期疗效RR为32.6%(18例),DCR为63.2%(36例)。303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的有62例(20.5%),其中行姑息术者36例,根治术者26例;165例直肠癌中行放射治疗的有87例(52.7%);303例患者行靶向治疗者76例,其中左半结直肠癌57例(75.0%),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35例,贝伐珠单抗治疗18例,西妥昔单抗4例(KRAS、NRAS、BRAF基因检测均为野生型);右半结肠癌19例(25.0%),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10例,贝伐珠单抗治疗7例,西妥昔单抗2例(KRAS、NRAS、BRAF基因检测均为野生型)。 6、303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2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4.77个月。经单因素分析提示多脏器转移、多发转移、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CEA≥200ng/ml、CA199>27U/ml、分化程度越低、化疗时间小于3月及未行化学治疗的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经多因素分析提示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低分化、未行化学治疗以及转移部位数目越多是影响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7、LSCC与RSCC在年龄、性别、民族、分化程度、Ki67的表达、MMR蛋白的表达、肝转移、腹膜转移、同时/异时转移、CEA、CA199、贫血等方面均无差异;LSCC较RSCC易发生肺转移,并且易合并低蛋白血症(99,40.4%vs 13,22.4%)。左右半结直肠癌在化疗方案的选择、近期疗效方面亦无明显差异。 结论: 1、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发生远处转移的部位主要以肝转移和肺转移为主,左半结直肠癌较右半结肠癌更易发生肺转移。 2、贫血、低蛋白血症、低分化、未行化学治疗是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3、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是我院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主要的一线治疗方案,且与伊立替康为主的方案疗效无差异。 4、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常规开展基因检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