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动脉狭窄致眼缺血性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眼部血流变化的研究
【6h】

颈动脉狭窄致眼缺血性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眼部血流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附图

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颈动脉狭窄致眼缺血性疾病的流行病相关特征,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眼部血流的改变,探讨颈动脉狭窄导致眼部缺血的机理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眼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介入科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40例(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在63.59±8.23岁之间,经彩色多普勒及DSA检查,明确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并通过眼部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分为眼缺血组(9例)、眼非缺血组(31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及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等因素对颈动脉狭窄致眼部缺血性疾病的影响,并从上述40例病人中选取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术前、术后第三日均行眼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颈动脉狭窄患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值,舒张末期速度(EDV)值。结果①Logistic回归分析:眼缺血组和眼非缺血组两组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性别,有无侧支循环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眼动脉侧支循环不开放为眼缺血的危险因素。②16例行颈动脉支架置人术患者手术后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速度(EDV)值较手术前均有增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等因素和眼缺血性疾病无相关,女性、侧支循环不开放为眼缺血的危险因素,其中是否有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是颈动脉狭窄致眼缺血重要因为。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眼部血流有所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