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介入导向下Ad-p53基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6h】

介入导向下Ad-p53基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前 言

第一部分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及其影像学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介入导向下Ad-P53治疗兔VX2肝癌及其对P53,MMP-2及VEGF表达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 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P53基因与肝癌

致 谢

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评价不同方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成功率。 2.分析兔VX2肝癌影像学表现。 3.在制作成功的模型基础上模拟不同介入方法对兔VX2肝癌进行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p53基因(P53 gene,p53)、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s-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1.将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包埋、开腹穿刺及直接经皮穿刺种植三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10只瘤块接种、10只悬液接种。接种2周后,以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MRI)检测肿瘤种植及生长状况,然后行肝动脉造影检查。 2.将VX2瘤细胞接种于48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建立VX2兔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2只。介入治疗前MRI测量并记录肿瘤直径。经股动脉途径行肝固有动脉插管,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水化碘油(1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Adenovirus-mediated wild-type p53 gene,Ad-p53)(2组)、Ad-p53+水化碘油(3组)。术后2周处死肿瘤兔,取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坏死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53、MMP-2及VEGF的表达。 3.统计方法:统计软件为SPSS12.0,采用x<'2>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开腹包埋、开腹穿刺接种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与经皮穿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块接种比悬液接种种植率高(P<0.05)。CT平扫,VX<,2>肿瘤呈低密度,动脉期环性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MRI平扫呈长T1,稍长T2信号。肝动脉造影示肿瘤富血供,由肝动脉供血。接种3周后,肿瘤易出血坏死。 2.经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2周后,单纯应用水化碘油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d-p53组与Ad-p53+水化碘油组的p53、MMP-2及VEGF的表达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p53、MMP-2及VEGF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开腹包埋与开腹穿刺接种制作VX<,2>兔肝癌模型,方法简单,实验周期短,接种率高。开腹瘤块法复制兔VX<,2>肝癌模型其影像学表现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可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 2.Ad-p53联合水化碘油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少转移。P53蛋白表达的增高预示肿瘤转移潜能增加,增殖能力增加。MMP-2及VEGF蛋白表达的增高预示着肿瘤的高转移能力、高增殖能力以及肿瘤血管的高形成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